王学金:让“小病进社区” 医保政策跟得上

天健网消息(记者 毛雪梅)为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分级诊疗模式,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对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建设,多次提出指导意见。但依旧没有改变大医院看病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叫好不叫座的现状。对此,政协委员、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主任王学金建议制定大连社区医疗的医保优惠政策,合理统筹分级诊疗。

“虽然居民在社区医院签约数量较多,但是大部分还停留在签约上。真正有病了还是首选去三级医院而不是社区。”为了找出影响分级诊疗建设的症结,王学金和其他委员先后调研了大连多家三甲医院及社区医院。调研后发现,除了社区医疗能力滞后、药物品种少等扶持政策不够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各项医保政策支持不到位。

“目前,医保对社区进行总额控制,自从建立医联体后,社区服务中心的门诊量和业务量都出现较大增长,但是医保统筹政策依旧却没有变化,还是实行总额控制,多数社区在月初几天很快就把整月的医保总额就用完了,以后再来的病人就不能享受医保待遇。其次,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医院间医保报销水平差距没有拉开,病人在社区看病的花费和去三级医院差不多。再者,社区医院药品种类太少,医生无药可用,最后患者还得去大医院看病。”

王学金认为,社区医疗是未来的就诊首选,但现有的医保制度制约了社区医疗的发展。为此,他建议社区医保政策要跟得上,对社区总额控制变为人均额度控制。在“紧密型”公立医联体内部,试行社区医保统筹暂不封顶,或者提高医保统筹总额,按照“人均额度”进行控制。实行层次分明的分级诊疗政策,鼓励居民生病时首选社区医疗;建立严格的分级诊疗制度和分级用药目录,拉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三级医院间医保报销水平差距,提高在基层医院就诊的报销比例,降低在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在医联体内建立统一的药品和卫材等品类的采购平台,提供“医疗处方、处置”的延伸服务。方便社区患者可以按照三级医院医生医嘱,就近取药,就近接受基本医疗处置的服务。并在医联体内的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一次收费,一次结算”的医保住院报销系统,真正方便患者分级转诊。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