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汉服的样子真美!大连艺术学院刮起最炫“传统文化风”

天健网消息(记者 金东淑)诗词朗颂、舞蹈表演、国粹戏曲……在一束束追光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们动情地讲述在关屈原、司马迁的传统文化故事,观众被动情的表述深深吸引并为之动容;在如梦如幻的舞台白色烟雾效果中,“汉服小姐姐”古风舞姿招招势势曼妙灵动,让人随音乐起伏心驰神往。之后的选手抢答环节中,一组组选手竞相说出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台下观众也跟随选手“念念有词”。6月13日,在“溯本·追梦”大连艺术学院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青年学子们用诗词去感受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用热情去追逐新时代的梦。


学生身着汉服表演摄影田昊



“溯本·追梦”大艺诗词大会是大连艺术学院党委主办的“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该校文学社团在教师指导下策划实施,由该校社团联合会承办,由读者协会、汉文化社团协办。活动以大连艺术学院原创音乐剧《追梦·青春》的 “工匠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塞罕坝精神”为主线,追溯四种精神的传统文化渊源,解读其中国精神的内涵。由几位该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追梦故事讲述人”,分别讲述了司马迁坚守修史大任、呕心沥血书史记,曾侯乙编钟的精造工艺震惊世人、后人对其潜心钻研复制,以及到延安学习文艺的年轻姑娘孟于投身艺术实践,并成长为人民艺术表演家等故事。诗词比赛分为选手复活、飞花令、线索抢答等环节中,飞花令环节中以“国”和“梦”作为诗词的关键字,选手们与台下互动,热烈抢答。


活动吸引了在场五百多名爱好传统文化的大学生,现场气氛热烈。文学社团李岩松是活动组织的主力,他介绍说,故事和试题是围绕音乐剧《追梦·青春》的传统人文精神内核选取的,即爱国、坚守、创新、执著等传统人文精神,就是想触发同学们对优秀传统中国文化、精神的渴求,引导我们在音乐剧《追梦·青春》的实践中,更好地承传经典,创造未来。


刚刚为活动题写书法“诗词大会”并演唱戏曲的大三学生韦博文说,自己对传统文化非常痴迷,擅长京剧、诗词、书画。他说传统文化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他的血液里,特别是来到大学之后,发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非常多,他不仅会关注,还会作为参与者为弘扬传统文化努力。他现在成立了自己的校内、校外两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工作室。校外的工作室目前有四十多名外国学员,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和书画艺术。他负责工作室的运营管理以及核心课程的创建、教师的培训等工作。在台下观赛的学生们中也有很多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戏文专业的女生焦欣玥说,“传统文化就是我创作的灵感源泉”。带她创作过大连本土传统民族英雄剧本的李天斌教授,鼓励焦欣玥从传统文化资源里面挖掘灵感,终于写出了老师点赞的短篇作品,高兴得热泪盈框。


学生身着汉服表演(摄影田昊)


大连艺术学院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综合类艺术院校,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育人、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院党委组织了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的系列活动,有“悦读书香一一礼敬中国传统文化读书”“喜迎建国70周年”摄影书画展、读书演讲、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学院社团联合会中,设有文学社团、“艺刻”剪纸、临风阁书画、笔砚流年、墨兰轩、汉文化社团、陶艺社团和曲艺社团等十多个各类型弘扬传统文化的各类型社团,每年开展社团活动三十多场。党委把传统文化作为了思政育人的一条有效渠道。


各二级学院均结合专业特色,做到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课程,进专业,进实践。美术学院开设了古诗词赏析、传统民间美术研究、古画论史研究等课程,每年举办十余场传统艺术展演。很多毕业生选择了从事传统文化艺术产品的创作和营销工作,毕业生受到艺术展览馆、拍卖行、国学社、中小学、培训机构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用人单位的青睐。服装学院设置了服饰品传承与创新专业方向,开设了传统手工布艺,扎染蜡染,手工刺绣等课程,引导学生将剪纸元素、民族服饰设计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之中,让学生脑、眼、手并用学习传统文化。服装学院还多次聘请非遗传承人到校为师生传授技艺,老艺术家和匠人把高难度刺绣、剪纸、扎染等传统技艺,面对面地传授给师生们。从2010年开始,已经有近30余名传承人走进大艺课堂,每年有近百名学生参与非遗田野调查活动。连续8年在端午节前夕,纪念国家非遗日,服装学院开展教全院师生做端午香包活动,每年参与人数百余人。


董事长、党委书记王贤俊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资源,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结合我们的原创舞台艺术实践,就能够让思政课活起来,最终达到把人文精神树起来,民族精神强起来,达到高校全面育人的目的”。


编辑: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