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匠】贝雕行业55年守艺人:一生做好一事

天健网消息(记者 葛春家)在曾被誉为我国贝雕发源地,素有“贝雕工艺摇篮”之称的大连,有一位老人仍在为贝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默默坚守。他是大连贝雕的扛鼎之人,这不在于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等诸多头衔,而在于他从20岁到75岁五十五年对贝雕艺术的痴迷、传承与创新。


金阿山,1944年出生,大连人,少有人知道他是第三届亚太手工艺大师,首届辽宁工匠,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016年获得亚太手工艺大师称号。从20岁到75岁,他在贝雕行业坚守了55年,当人们惊叹那些瑰丽眩目的贝雕作品时,却不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他将传统贝雕画扩大到了全新领域。


75岁的金阿山在贝雕行业已坚守了半个多世纪


创新工艺让贝雕重塑辉煌
  
       大连是中国现代贝雕艺术的起源地,提起上世纪70、80年代曾经的辉煌,金阿山说,在当时,大连年轻人结婚,除了熟知的“三大件”,贝雕画也是必备品。金阿山当时承担的轻工部科研项目“贝壳软化成型”工艺,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轻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它的系列产品样板间在1988年轻工部“全国轻工产品展览会”上,受到了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获得“金龙腾飞”金奖和出口产品金奖。但是进入90年代初,随着装饰画等新兴家居装饰品的出现流行,贝雕画逐渐走向了衰落。


可是金阿山坚信,贝雕艺术是有魅力和价值的,只要从展示形式和制作方式上开拓创新,就一定会重塑辉煌,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在贝雕的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方面金阿山推出了“珍贝艺术”新理念。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把贝壳和黄金、宝石结合起来,创作了全新的立体、浮雕、平贴、镶嵌、唐卡等系列新作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工艺手法上,金阿山巧用贝壳的天然色和纹理形状精心雕琢,新颖构图,集牙雕、玉雕、木雕、微雕、石雕等雕刻手法于一体,取绘画、书法、雕塑、篆刻等众家之长,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工艺,极具艺术价值。比如,将红口螺制作成花瓣,再用特殊的胶固定在泡沫塑料的底胚上面,等自然风干后,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就制作出来了。其作品2012年应用于北戴河国宾馆中的立体群雕中,开创了大型贝雕、立体雕应用于大型装饰装修项目先例,受到了业界与各级领导的好评。“珍贝艺术”《麒麟》首次亮相于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展,荣获“金奖”和“艾琳奖”。


贝雕画栩栩如生,人物一颦一笑尽收眼底。


龙凤船在外展出时,有人曾出价两百万,被金阿山婉拒。


九龙壁,全部用鲍鱼壳选材,耗时五年制作完成。


“一生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够了”

 

贝雕技艺是集牙雕、玉雕、木雕、微雕、石雕等各种雕刻手法于一体,取绘画、书法、雕塑、篆刻等众家门派之长,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工艺,巧用贝壳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精心雕琢,构图新颖、工艺精湛、色彩绚丽,极具艺术价值。制作过程极为复杂,优质的贝雕工艺品往往需要经过设计图稿、选料、粗胚处理、细胚处理、精雕细刻、打磨、抛光、立体塑形等十多道工序。制作者不仅需要较高技艺和艺术修养,更要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一件贝雕从选材到打磨制作完成,少则十天半月,多则需要几年的时间,金阿山艺术馆的镇馆之宝,全部用鲍鱼壳做的长6米、宽0.65米、高1.7米的立体贝雕九龙壁,整整耗时5年才能制作完成。龙凤船在外展出时,有人出价200万,金阿山果断拒绝了她。“这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他应该放在博物馆里让更多的人看到!”金阿山说。


 回望55年的贝雕生涯,金阿山回忆,由于自己出身不好,他当过小工、担过水泥,直到1964年才进入大连贝雕厂当临时工,可“无论干什么都要比别人干得好”的金阿山愣是干出了名堂;转正不久,年纪轻轻的他就开始带着1级、2级工干活儿;60多人的吊车尾班组,在金阿山当了班长后成为优秀集体;厂里的外单,金阿山自己占了一大半的定额。“文革”时,大家都去搞运动了,只有他还守在生产线上干活儿。“文革”结束后,金阿山从班长直接提到了技术副厂长。后来,轻工部下达了开发新产品的任务,金阿山带着他的团队成立了大连旅游工艺品厂,金阿山也在这个厂长的位子上从风华正茂干到了两鬓斑白。


虽然已经是75岁高龄,但金阿山和年轻人一样,系着围裙,坐在板凳听着刺耳的机械噪音打磨贝壳,坚持每天工作10小时。他说“自己喜欢的事儿更要努力做才对!”传统粘贴而成的贝雕工艺品,容易脱落,收藏价值低。金阿山就想尽办法将中国传统的榫卯、焊接、镶嵌等技术做贝雕,果然效果极好,贝雕作品保存几百年都不会损坏。


金阿山的床头永远放着笔和纸,灵感来时便在随手可及的本子上画构图,他说,他的灵感有时候来源于午夜时分,这样就能随手记录下来。“一生只需要做好贝雕这一件事情就够了,我还会继续发挥我的能量,推动贝雕艺术发展的越来越好。”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