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嘉宾观点】全球巨大数量的垃圾何处去?资源循环利用难题正在破解中

一场主题为“全球巨大数量的垃圾处理引发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空间会议现场,座无虚席,来自丹麦和巴西的两位主讲嘉宾,就“全球巨大数量的垃圾处理引发的资源循环利用、塑料制品有效降解、创新包装材料的应用、制度性流程保障、企业间跨地区跨国合作、国民素质教育”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经验分享。

丹麦经验和巴西模式引起与会者的关注和热议。

中国禁止垃圾进口后,世界各地的市政当局和垃圾处理公司,都面临着巨大数量的垃圾,随着全球垃圾开始堆积,人们该如何面对一次性消费文化带来的后果?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丹麦就形成了以控制垃圾源头、再循环利用、焚烧发电供热、填埋的多层次垃圾管理模式。

嘉士伯集团监事会主席Flemming Besenbacher


丹麦只有700万人口,资源再循环方面形成相对领先的“国家经验”,确保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再循环利用。目前,丹麦的垃圾再循环系统包括家庭垃圾、工厂废物、建筑垃圾等,尤其在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效率方面居世界之首,99%以上啤酒瓶和汽水瓶被循环利用,有29家垃圾处理工厂工厂为98个城市服务,还有10家类似工厂正在建设中。即使如此, 嘉士伯集团监事会主席Flemming Besenbacher(丹麦)在分享中依然满怀忧患:全球垃圾处理目前还是以“倾倒”“填埋”为主,这很被动。如何减少塑料和瓶子的高频使用,改变消费方式?需要加大回收利用方面的循环产业开发。而这个目标的达成,单独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完成的,来自不同国家的大型公司进行合作应该成为共识和行动。

巴西通过先进的立法令分类回收垃圾工作颇见成效。2010年,通过了国家固体废弃物政策,使得一些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居全球领先,比如饮料罐和PET塑料。在欧洲,PET塑料的回收利用率为20%,巴西为60%。巴西垃圾分类体系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劳动密集型的合作社运营模式,这个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非政府组织、合作社、消费者和回收利用企业等共同参与。

Plataforma Verd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icko Sousa 


对此, Plataforma Verd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icko Sousa (巴西)介绍,巴西目前在尝试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回收废物材料来制作新产品,以便进入下一步的循环利用,但相关的监管流程需要配套。巴西经验是采取责任追溯制度,执行中更为有的放矢。

两位嘉宾共同认为:垃圾循环利用需要各流程配合,什么样的流程可以适用所有?国家政策层面有何立法以及制度性保证?什么样的先进技术能够提供循环帮助?都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同时,他们也提到了国民素质教育这个大课题,能源意识应该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意识,加强对年轻一代的环境教育,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任重道远。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AMNC2019报道组)

编辑:姜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