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年底中山区力争所有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四分类”

中山区以街道为整片区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创建工作,到2019年底,力争所有城市生活垃圾全部按照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四分类。中山区立足区域实际,突出中山特色,按照“底数清,标准明,设施全,宣传到”十二字工作法,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创建工作。


底数清。中山区共有9个街道、53个社区、15万户家庭、36.3万居民。按照市政府城市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要求,截至6月底,中山区已对273家公共机构(包括大、中、小学校),402家公共场所共计675个公共单位开展强制垃圾分类;对31个物业小区3.4万户居民和8个非物业小区2.7万户居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完成1个示范街道创建工作,垃圾四分类覆盖率达到全区40.3%。


目前,中山区对辖区所有公共机构、公共场所、物业小区、非物业居住区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再排查,再核实。从工作制度、投放设施、分类标准、收运台账、末端处置、宣传发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核查,进一步明确完成多少,还差多少,未完成的原因,下一步工作打算等,进行摸清家底,明确目标,明晰责任,查漏补缺,确保2019年实现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


标准明。为使示范街道创建工作有个明确的创建标准和规范要求,制定《中山区2019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对公共机构、公共场所、物业小区、非物业居住区全部按照垃圾四分类的要求进行规范标准,其中示范街道细化15条创建标准,公共机构、公共场所细化了12条创建标准,物业小区、非物业居民区细化13条创建标准。同时,明晰街道、社区居委会和区垃圾分类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在区垃圾分类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凝聚全区各方力量,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创建工作,实现示范街道生活垃圾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分类类别全覆盖,分类体系全覆盖。


设施全。每个示范街道推出2个示范小区(1个物业、1个非物业),每个示范小区要配置2处智能四分类垃圾房。全区建设36处智能四分类垃圾房,起到垃圾分类示范引导作用。每个街道建立一处建筑垃圾和大件垃圾暂存点,共建立9个建筑垃圾和大件垃圾暂存点,以实现居民建筑、大件垃圾有序排放和市容环境保持的良性需要。


新购5辆厨余垃圾运输车,对新的四分类居民区产生的厨余垃圾计划进行单独收运;建设2座小型居民厨余垃圾处理站,对居民厨余垃圾进行就地就近无害处理,循环利用,以缓解城市易腐垃圾末端处置能力。 按照每社区10人,每物业小区2人,全区共建立督导员830人,指导督促居民进行垃圾正确分类。同时要建立第三方服务机构,有序推动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


宣传到。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率先垂范作用,做到单位监管、家庭带头、朋友影响、社会宣传的作用,实现一人带动一片,一片带动一院的辐射影响效应;通过印制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居民一封信,倡议书等形式,推动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进物业、进学校、进单位,让人人熟悉垃圾分类,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动员全区力量,全民参与,全员动员,凝聚形成强大的垃圾分类工作力量;通过督导员的监督指导,强制示范,做好家庭分类第一步,严把分类投放第一关,从源头、从家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记者吉存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