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大连经济半年报——

6.7%,含金量十足的高质量增长

■编者按


又到年中“交卷”关键节点。继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以后,上半年,我市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的速度再次领跑全省,在辽宁振兴中充分彰显领头羊、排头兵的担当作为。加快建设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建设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创新步伐聚集更多创新资源,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更加大力度保障民生……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指示精神,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稳中向好。这份高分“答卷”是怎样得来的?城市的每个成员收获了什么?本报今起开设专栏加以呈现。


记者张玮炜


全市生产总值36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持平,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9和0.4个百分点……通过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虽然面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持续显现等不利因素,我市经济仍平稳运行、稳中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集中显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三次产业持续发展 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三次产业数据,直观体现了我市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及转型升级。


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8.8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2001.2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比为5.5∶40∶54.5,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我市三次产业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业增速回升,全市农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大豆播种面积增加。园林水果产量增长11.2%,设施樱桃产量增长12.5%。禽蛋产量增长5.4%,禽肉产量增长2.9%。地方渔业总产量123.3万吨,增长5.9%。


工业加快增长。恒力炼化项目投产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个百分点,是工业经济加快增长主要原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6.8和8个百分点。作为核心支撑力量,资金、技术密集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6%。出口交货值、工业增值税和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4.5%、8.9%和7.2%,工业增长协调性和匹配度提高。

服务业好于同期。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快于第三产业6.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5%,证券交易额增长15%,保费收入增长7.9%。电信业务总量增长74.7%。


三大需求缓中趋稳 内部结构总体优化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今年上半年,我市投资、消费、出口齐发力,呈现缓中趋稳良好态势。


投资降幅收窄,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体育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78.1%和47.4%。更引人关注的是投资信心有所回升,预期趋稳,民间投资增长9.6%,比前5个月加快6.6个百分点。省外实际到位资金777.8亿元,已占全年计划的66.4%。


消费小幅回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6.1亿元,止降转增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旅游、信息、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和发展享受型消费快速扩张。限额以上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倍,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增长31.5%,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22%。旅游总收入837.9亿元,增长14.5%。


出口保持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2087.5亿元,同比下降7.1%。出口933.6亿元,增长5.8%,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进口1153.9亿元,下降15.4%。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4.2%,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46.4%,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5%,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4.6%,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有所显现,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潜力持续释放,出口增长74.1%,成为出口增长新动力。


三大收入全面增长 就业物价保持稳定


增长,是我市上半年三大收入状况的共同呈现。


财政收入实现恢复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5.6亿元,同比增长1.6%,止降转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8.7亿元,增长5.2%。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教育、社保、就业等民生支出378.9亿元,占全部支出74.5%,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增长10.3%。


城乡居民收入协调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59元,同比增长6.8%。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统筹推进,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5元,增长6.9%,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发展包容性进一步提升。


企业利润增速扭负为正。今年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541.4亿元,同比增长5.5%;利润总额195.5亿元,增长2.7%,止降转增。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918.4亿元,占全市的36.1%,增长8%;利润总额117.2亿元,占全市的59.9%,增长24%。


就业和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1%。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处于温和上涨合理区间。工业生产价格剪刀差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有利于企业效益改善。


三新经济蓬勃发展 动能转换持续提速


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三新经济已成为中心城市核心城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途径。


今年上半年,我市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9%,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0.9个百分点。适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需求的高端、智能、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铁路机车、集成电路圆片、液晶显示模组、电子元件等产量分别增长43.4%、34.7%、51.7%和34.7%。


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较快。“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全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1.5倍,占限上批零业比重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限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25%。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在国内首推企业登记“五位一体”确认制,新增注册企业4132户,注册资本369.87亿元;注册资本超亿元企业41户,注册资本188.79亿元。


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基础研究投入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G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有序推进。全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投资增长3.2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6.9%。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48.8%,占出口总额26%。


6.7%,高于全年预期目标0.2个百分点,更是一个含金量较高的速度,充分彰显我市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可否认,下半年仍将面临许多不确定性,有效抵御风险“打铁还要自身硬”,赋予经济更足韧性。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稳定固定资产投资,扩大消费。推进更大力度改革开放,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在“两先区”建设征途中继续书写高质量答卷。


2019上半年统计数据


全市生产总值36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持平,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9和0.4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8.8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2001.2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比为5.5:40:54.5,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6.8和8个百分点。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5.6亿元,同比增长1.6%,止降转增比1-5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8.7亿元,增长5.2%。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教育、社保、就业等民生支出378.9亿元,占全部支出74.5%,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增长10.3%。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59元,同比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5元,增长6.9%,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