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家门口指导垃圾分类

志愿者们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讲。记者马智博摄

“您好,这是可回收垃圾应该放入蓝色垃圾箱”;“您好,送您一些可降解垃圾袋,方便您在家中做好垃圾分类”……最近,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安化街85号院,每到早晚垃圾投放的高峰时段,都会有一群志愿者出现在庭院,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的各种常识。这支平均年龄已达64岁的志愿者队伍用日复一日的宣讲,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行动。

8月8日15时许,记者来到安化街85号院,此时志愿者们已经上岗。“我们是道里区城管局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7月份,我们来到这个庭院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该志愿服务队常务副队长刘天寿一边认真察看居民们垃圾投放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刘天寿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工作,志愿服务队共抽调了20名骨干志愿者,通过先期一系列培训、学习后正式上岗。“我们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两名志愿者,每天选择6时至10时、15时至19时两个居民垃圾投放的高峰时段在这里进行服务。”刘天寿说。是否进行了垃圾分类、分类是否准确、投放是否正确……记者看到,每一位居民在垃圾投放前,刘天寿和志愿者们都先要过一道“筛子”。面对垃圾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志愿者们没有面露难色,反而用手中的铁夹在垃圾中认真翻看、分类,并不厌其烦地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分类。

没有居民投放垃圾时,刘天寿和志愿者们还会对小区内进行巡视,对一些居民随手堆放在庭院内的垃圾进行处理。对于路过的居民,他们还时不时拿出宣传单、垃圾袋进行宣讲。“我们这群志愿者中年级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家最远的在群力。”刘天寿告诉记者,刚进驻该庭院时,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知之甚少,对于他们的志愿服务一些人更是觉得不可理解。“现在看到许多居民从家拿出来的垃圾都已经进行了分类,并且能准确投放,我们很欣慰。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刘天寿说。(作者:马智博)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