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服装四大产业集群聚合新实力
资料图片。摄影/记者高强
记者李楠
大连服装纺织产业起步早并且辉煌一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江浙、福建等地的服装纺织产业很快奋起直追。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品牌知名度、研发或是市场占有率,大连都与这些地区出现了一定的差距。而从江浙、福建的成功经验来看,服装产业集群化是快速发展的“要诀”之一。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角度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而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产业高集中度,有利于企业降低制度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痛定思痛的“二次创业”中,大连服装纺织产业多方发力,努力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突破瓶颈的一个有效路径。
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已出台实施的《大连市服装纺织产业(2016-2020)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要以“互联网+”的思维,引领我市服装纺织产业向“新思维、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方向健康发展,全省龙头地位和在我市消费类产品中的支柱作用得以巩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0%左右。该方案提出依托现有的服装纺织产业布局,对全市服装纺织产业进行调整优化,加快重点地区产业集群建设,构建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主业突出、错位发展、功能合理、竞争力强的产业新格局。近年来,我市创新发展服装纺织产业链和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推进成立行业产业联盟,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四大产业集群正带动我市服装产业快速崛起。
“中国西装名城”
开启中国男装定制的全新模式
普兰店区“中国西装名城”以大杨集团为龙头,服装纺织企业已发展到600多家,服装加工能力达8200万件(套)。经历40年,大杨集团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西装生产制造商、全球最大的服装定制企业,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单裁定制工场。全球化视野和“互联网+”思维正全面开启“大杨定制”中国战略,将成熟的海外定制模式与国内服装定制行业特色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化服装定制平台”。
“中国家纺流苏名城”
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瓦房店市“中国家纺流苏名城”,以东立工艺纺织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产品包括花边、吊穗、彩绳及工艺品壁画等,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7年来,大连东立始终专注于高品质流苏、花边产品的设计及制造,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和管理,为流苏行业带来巨大变革。如今,东立拥有国际化设计能力,每年自主开发数千款新品,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建厂最早、规模最大、专业化水平最高的流苏企业,跻身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不仅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更重要的是东立引领流苏行业创新的能力。企业参与制定了国家花边行业产品标准《布艺装饰花边》。
“辽宁省内衣名城”
成就国内知名内衣品牌
甘井子区“辽宁省内衣名城”,以大连仕乐内衣有限公司为龙头。仕乐内衣凭借优秀的设计团队、专业的技术人员、科学的品质管理流程和先进的机器设备,已成为唯一能和南方知名品牌相抗衡的北方内衣品牌。
公司还与大商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使得正处于扩张期的“仕乐”品牌店也随着大商集团的足迹遍地开花,截至2018年底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记者了解到,甘井子区“辽宁省内衣名城”现有内衣加工企业120余家。有关部门正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去同质化,整合资源,推进内衣产业联盟建设;网上线下共同提升品牌在国内外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辽宁女装名城”
拥有20余个中高端自主品牌
中山区“辽宁女装名城”,以大连思凡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大连隆生服饰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拥有中高端自主品牌20余个,各类服装企业180多家,已成为大连服装产业的集聚区和中心商贸区。
大连思凡集研发、设计、生产、采购、营销为一体,历经22年一直秉持设计原创。率先采用咖啡文化+场景+高端定制服装等联合生态的模式,已在全国吸引了6万余名高端客户。思凡在全国拥有20余家线下实体店铺,作为大连的服装标杆企业,在大连有大连柏威年、大连港湾、大连工厂店等3家店铺,以及数十家配套企业,带动了200多家企业。
大连隆生以绿色环保皮衣的设计和制造起步,是国内最大的皮衣制造商之一,也是欧盟市场最大的皮衣供应商,OEM真皮类订单年产量最多达到110万件。
以先进信息技术驱动,大连隆生于2017年成功推出世界第一家皮衣个性化智能定制平台,从传统服装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引领者转型升级。以大数据驱动的柔性生产系统,将传统生产线与信息化技术进行了结合与创新,可驱动不同数量、不同款式、不同面料以及不同工艺订单的混线排产,实现个性化、多品类、小批量产品的柔性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皮衣定制生产周期缩短至7个工作日。目前,其个性化智能定制现已对接多家知名定制平台,服务于全国上百家定制店,并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地签约国际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