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垃圾到底咋分拣本报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随着政府各项规定的颁布,大连的垃圾分类已经进入倒计时。很多居民也在疑惑,分类后的可回收垃圾是如何处理的?这些垃圾又将如何分拣,并最终流向哪里?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前盐村的大连森惠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垃圾分类暂存库,对可回收垃圾的分拣及流向进行深入探访。

大连森惠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从2018年4月起在全市试点投放智能垃圾箱,主要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又细分为“金属”“玻璃”“塑料”“纸张”。以第五郡五号地2000户左右的居民体量,他们每天至少需要上下午各回收一次垃圾,之后进行二次分拣。

昨日上午,记者跟随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来到了垃圾分类暂存库,实地探访这些可回收的垃圾是如何分拣处理的。

运回垃圾分类暂存库之后……

纸盒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载有各种纸盒的车辆在卸车离开后,四五名分拣工人开始对各项纸盒进行分拣。他们将黄色的纸盒整理压平后,再打成捆。

相关负责人表示,纸盒分为黄色的纸盒和带有颜色的纸盒以及碎纸盒。黄色纸盒回到造纸厂或再生资源企业后利用价值比较高,降解后还可生产纸盒。带颜色的纸箱再次利用率比较低,所以,两种纸盒是要单独分拣的。这些纸盒分拣完成后,分别送往造纸厂进行二次利用。

纸张

纸张分为三种,分别为报纸、书本和单页广告纸、碎纸。分拣工厂要将回收的纸张按上述三类分拣后进行打捆。

报纸:回收后送入纸厂,经过再生产变成纸浆,这类纸浆可做报纸专用纸。

书本:书本再回收回来后,分拣工人首先要对书本进行拆除,去除书本上的胶以及铁钉,这类纸返到造成厂生产出纸浆,其中白色纸出浆率比较高,可利用价值最高。同时,分拣工厂在回收的书本中,会挑出比较新以及内容积极向上的书籍,送往希望工程办公室。

单页纸、碎纸:这类纸张因有颜色,杂质比较多,在回收到造纸厂后,提炼的纸浆率较低,因此,要与书本、报纸等纸张分开分拣。

瓶子

瓶子在送到分拣中心后,工人要按照饮料瓶、铁罐、易拉罐、玻璃瓶将这些瓶子分开。

饮料瓶:饮料瓶包括透明和非透明两种,非透明的饮料瓶有各种颜色,有的非透塑料是再生料生产,这些瓶子回收后再生可以做塑料材质的物品,例如塑料板凳等。透明的塑料瓶经过清洗加工处理后,变成聚乙烯颗粒,成为塑料的原材料。

铁罐:例如奶粉桶,是铁皮制,回收后可送至铁厂进行二次处理。

易拉罐:罐体都为铝制,罐底分为铁制和铝制两种,铁质底要将铁底用剪子剪下来送到铁厂进行二次加工,铝罐送到铝厂进行二次加工。

玻璃瓶:分拣出来进入玻璃厂进行二次加工。

泡沫

这类主要是居民生活中常见的泡沫箱,分拣工人首先要将泡沫箱上的粘胶带处理干净后,送往再生资源企业。这些企业将泡沫箱进行清洗、烘干后打成颗粒。这些颗粒就是制作泡沫箱的原材料。

有害物品

居民:居民家经常产生的有害物品就是电池、灯管、灯泡,过期药品。

办公:办公中常见的有害物品为电脑废弃的主机、打印机的硒鼓、墨盒等。

学校:学校实验室产生的药水,过期的标本。

这些有害物品在经过回收后,将由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处理后,达到无害化后再进行销毁。

政府

做法

甘井子区: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本报记者 杨璐

本报讯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甘井子区政府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1745家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强制垃圾分类工作,204个居民小区,共计27.04万户垃圾分类推进工作,8个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创建任务。

甘井子区制定并下发了《甘井子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实施方案》,落实行业主管、街道属地责任,合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加大宣传培训,在全区102所中小学校、268所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进课堂活动;在社区成立全市首个“垃圾分类公益基金”;建立以社区志愿者和党员干部志愿者为主的督导员队伍,承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教育、引导、监督职责;对全区专干人员、物业小区负责人进行系统性垃圾分类业务培训。加强经费保障,累计投入资金2950余万元,用于配置垃圾分类容器、补贴智能分类小区和宣传教育经费。完善体系建设,对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收、运、储进行市场化、规范化管理,在大连湾设立2000平方米的有害垃圾集中存放点,现收集有害垃圾近10吨;对餐厨垃圾实施全域全覆盖定时定点收运,推进记账式管理,明确餐厨垃圾产生量和去向;对居民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实施预约式排放,日收运量达300余吨。

记者

点评

小手拉大手,孩子的分类意识需要父母配合

采访三天,走了市内三个区,其实眼见的情况都差不多:绝大多数的小区里、公共场所的垃圾箱都进行了分类,贴上了分类标识;但居民们在扔垃圾时,极少有按标识处理的;多数市民都知道垃圾分类这件事,但真正去实践的,更是少而又少。

各区在介绍自己的经验时,无一例外提到了在中小学校、幼儿园里开展的垃圾分类进课堂活动。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用小手拉大手,让孩子影响大人。

孩子是一张白纸,描画怎样的图景,就会成长为怎样的人。从小开始教育孩子,培养他们垃圾分类的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等这一代人长大了,垃圾分类这件事可能会真正落到实处。

采访中很多人提到一个细节: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了垃圾分类,回到家中,父母为了“配合”,也真的在家里设几个垃圾桶,让孩子认真地分类。可等到扔垃圾时,往往“趁孩子不注意”,合到一起扔掉。

有小朋友委屈地问记者,为什么呀?老师不是教育我们要垃圾分类吗?是啊,要真正地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垃圾分类的风气,养成好习惯,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去做,别让你的孩子失望。

编辑: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