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地生态安葬 用更文明的方式与人生告别
天健网消息(记者 丁一)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如何安葬亲人,是一道关于道别方式的人生选择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新型安葬方式了解加深与环保意识的提高,选择节地生态方式安葬逝者骨灰的市民日益增多。
海葬现场(资料图)
节地生态安葬 让“厚养薄葬”的孝义回归
近日,市民吴先生拿着一束鲜花来到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游艇码头祭拜父亲,“爸爸,我们都很好,家里很好,妈妈很好,你放心吧······”。去年,吴先生选择将父亲的骨灰海葬,这是父亲在世时家人就商量好了的。“什么时候想老人了,我就到海边一趟,对着大海述说思念,心境上也会变得更开阔一些。”在大连,像吴先生一样,为已故亲人选择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市民多了起来。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入土为安”不仅是一种习俗,更寄托了对故人的无限哀思。在不少市民看来,节地生态安葬作为一种新型的安葬方式,既是对绿色发展的考量,也是对“厚养薄葬”的孝义回归。“长辈在世时好好陪伴、多多关心,比厚葬更能彰显子女的孝心。”65岁的市民孙阿姨说她曾和老伴商量,等百年后也要选择生态葬,替孩子们省事,“只要心里有我们,这就足够了。不能只看眼前,也要为国家、为下一代多想想。”
社区工作人员宣传文明祭祀
从少人问津到逐渐接受 “绿色安葬”升温
轻身化羽,情寄沧海。海葬,只是大连市绿色殡葬的一个缩影。大连玉皇顶公墓有限公司的刘经理一路见证了大连市民在殡葬习俗上的变化。“过去,百姓大多讲求入土为安,我们看到很多市民一味为过世的亲人购买大墓、豪华墓,有的甚至选择土葬。现在,随着大连市殡葬改革的不断推进,到我们公墓选择小型墓、室内格位、树葬等生态节地安葬方式的百姓逐渐增多。”就节地来看,刘经理给记者算了笔账:“现在玉皇顶公墓共有室内格位葬1.2万个,占地在1000平左右,如果这部分土地用来建普通的墓穴,只能建二三百个,可以说节地效果非常明显了。”
据大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介绍,近年来,大连市实行了绿色生态安葬补助政策,初步建成一批节地生态安葬设施,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小型节地葬等安葬比例逐年提高,总量为15890份,骨灰海葬数量年均递增20%,葬式葬法改革取得实质进展。
政策现行 让节地生态安葬理念深入人心
推行殡葬改革,就是倡导安葬方式从传统墓葬向现代生态安葬的转型。为了破解节地生态安葬“叫好不叫座”的困境,近年来大连市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节地生态安葬补助政策,对选择将大连市户籍死亡人员骨灰以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方式安葬的逝者家属,每例补助1000元,公墓单位每例补助500元,共计1500元。从2011年起,大连市推行小型节地公益性公墓,费用在1万元以内,花坛葬、草坪葬、树葬等最低消费价格只有几千元。与购买传统葬地安葬骨灰动数万元相比,节地生态安葬价格低廉,大大了减轻普通群众的丧葬负担。
大连市具有临海优势,大力推行海葬是大连市的必由之路。为积极引导市民参与海葬,大连市率先提出“入海为尊”的现代理念,改变社会上传统“入土为安”的旧有思想。对选择将大连市户籍死亡人员骨灰海葬的逝者家属实行费用免除,海葬数量从原来每年不足300余具增长到千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