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尚”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扎实进展

中心城区已建成垃圾分类示范街道25个,累计建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125个 我市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其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记者吉存

对于老百姓来说,垃圾分类不是个陌生的字眼,但实施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种“新时尚”。垃圾处理看似是件“小事”,却事关千家万户,实则是“大事”。大连市垃圾分类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昨日,记者从城市管理局获悉,2017年以来,我市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部署,对标上海,结合本市实际,科学谋划,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进展。

我市垃圾分类形成四分类体系

2017年3月,大连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通过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加强科学管理,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确保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不断提质扩面。“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公众参与、协同推进”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2017年6月起,先后出台《大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通告》《大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滚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制度文件。2019年5月1日,我市正式颁布实施《大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垃圾分类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近期,大连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又印发《大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工作导则(试行)》,进一步提升我市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类的要求,构建我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分类体系。对有害垃圾设置专门投放箱桶,统一归集到暂存点,由专用车辆运送至危险废弃物处理厂处置;对可回收物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专业回收企业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对易腐垃圾由专业公司集中收运送至夏家河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资源化处置;对其他垃圾送至焚烧发电厂或毛茔子填埋场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目前,四分类体系已经投入运行,初步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全面实施公共机构强制性分类

2017年12月,我市在全国率先实行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全面强制分类。按属地化原则,组织街道对辖区内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基础台账,确定全市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4053家。细化分类标准,对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进行宣教指导,推动各单位按要求建制度、配设施、搞培训、做宣传、抓监督。市区两级对强制分类单位开展检查考核和执法监督,建立考核通报制度。目前,市内五区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已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制度全覆盖。

按照国家住建部要求,以街道为单位,开展示范片区建设,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的“三个全覆盖”。我市采取“广泛试点,总结经验,复制推广”的模式,推动居民分类示范小区按标准设置分类设施,组织分类宣传、入户指导和源头督导,对居民分类投放情况设置公示牌,制定分类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分类收集统计台账。截至9月末,中心城区已建成垃圾分类示范街道25个,占比71.4%;累计建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125个,占比86.6%;覆盖居民64.29万户,占比75.5%。

在分类投放环节,快速推进分类设施建设,在原有单一垃圾桶的基础上,新增有害、可回收和易腐垃圾分类箱桶15000余个,同时建立垃圾投放点督导员制度,市内五区目前已配备督导员2300余名,引导居民源头分类,现场监督指导。在分类收集、运输环节,配备专用车辆分类运输,市内五区已配备易腐垃圾专用车24台、有害垃圾专用车11台,确保对分类投放的垃圾实现专车分类运输。在分类处置环节,完成建筑垃圾处理厂建设,新增建筑垃圾处置能力800吨/日,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厂和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将从现在的200吨增加到800吨,中心城区焚烧处理能力占比将超过80%。随着四个环节的逐步完善,垃圾分类质量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剩余不可焚烧、不可利用、必须填埋处置的垃圾总量将从目前的60%降至20%以下。

我市城区其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

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自成立以来,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制度体系,积极发挥指导、监督作用,建立月调度例会制度,实行“日检查、周通报、月总结”,有力推动我市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同心协力,市委组织部出台文件,要求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城市管理局在大连日报、交通广播等媒体开设垃圾分类宣传专栏,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宣传普及。市财政局会同市城市管理局制定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底将依据考核结果对各区市县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奖励。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城市管理局制定有害废物分类管理流程。市直机关工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与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开展“46城万人志愿者”活动,组织各级公共机构建立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活动。市教育局组织编制从幼儿园到初中不同阶段的垃圾分类教材,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并组织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小手拉大手”等实践活动,覆盖622所中小学校。同时,各区也相应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和入户宣传等活动,先后制作发放10万余份宣传材料,开展入户宣传5万多次,组织志愿者、义工开展分类培训千余场次,覆盖人数达10万余人次。

市区两级政府逐年增加资金投入,截至目前,已投入5000余万元,专项用于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市政府还设立垃圾分类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每年底将依据考核结果对各地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区积极性,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扎实开展。

开展分类工作以来,中心城区餐厨垃圾集中收运率逐年增加,2017年集中收运的餐厨垃圾2.1万余吨,2018年餐厨垃圾年收运量近4.54万吨,2019年厨余垃圾日均收运量超过160吨,今年累计收运已超过5万吨。同时,2017年至今,中心城区累计回收有害垃圾超过100吨。截至9月底,我市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其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