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真正的垃圾分类还有多远?


解决垃圾问题,需要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去破解。(资料照片)记者吕文正 摄


流动垃圾回收车,让市民方便投放。记者王华 摄


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记者王华 摄


环卫工人手工分拣垃圾。记者钟启钢 摄


建筑垃圾随意扔到路边。记者吕文正 摄


有人还是随手扔垃圾。记者杨国胜 摄


破旧沙发被随意地扔在街头。记者吕文正 摄


/ 记者吉存 / 

一直以来,我们在享受城市生活的便捷与高效时,却忽略了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垃圾问题。你知道我们大连每天产生多少垃圾吗?据不完全统计:在“饮食”方面,大连每天的餐厨垃圾约260吨;在“住”的方面,每天装修产生的垃圾约1500吨;全市每天产生约4000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为2700吨。可见,大连实施垃圾分类刻不容缓。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是民生大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垃圾分类事关群众生活环境改善,事关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事关可持续发展大局。

垃圾分类,仅是城市相关硬件设施上去了是不够的,还要叩问我们每一个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你是否也开始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了。

2017年3月,大连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通过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加强科学管理,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确保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不断提质扩面。“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公众参与、协同推进”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当下,我市政府部门和居民正努力构建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链条管理,不断提高垃圾分类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让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风尚。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在垃圾分类的硬件投入比较齐全,但令人尴尬的是,居民分类参与率偏低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 状

硬件齐全,

垃圾分类效果却并不如意

垃圾分类究竟难在哪里?近期,记者连续走访了我市多个未封闭以及封闭小区,发现几乎所有垃圾箱上,都有明确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字样,也有些小区的垃圾箱配置得更齐全些,摆放了四种垃圾箱,即“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虽然垃圾箱上有明确标识,但记者站在垃圾箱前发现,居民在投放时,并没有完全对垃圾进行分类,不少分类垃圾箱甚至成了摆设。

居民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当下,我市街头基本都配备了分类垃圾箱,虽然受到场地等因素制约没有全部实现“四分类”,基本上都是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垃圾箱。但是,记者看到垃圾分类源头几乎都不理想,有的地方甚至都没有分类,混装混投现象严重。一位正在五四路路边清理垃圾箱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许多人还是直接丢扔垃圾进桶,根本不分类,每天工作量很大。”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居民不习惯垃圾分类的原因,主要是嫌麻烦,并不是搞不清怎么分类。环卫工人李涛告诉记者:“本来什么东西都扔进一个垃圾桶、一个塑料袋多方便,现在不仅在家里要分开扔,扔进小区垃圾桶也要分开,肯定是比原来要麻烦。”部分市民践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人人有责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全社会还未能形成垃圾分类思想共识、行动自觉。

可回收垃圾 还没形成成熟产业链

目前垃圾处理是政府主导,但废品回收是市场主导,尚未形成成熟的垃圾回收、利用的产业链。由于“卖废品”“拾荒”等现象的存在,垃圾分类的“含金量”被削减,垃圾处理收益压缩,垃圾分类的经济效益太低,造成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的行业规模,制约了垃圾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当下,垃圾回收处理还没能实现全面产业化,无法推动整个垃圾分类回收的发展。从垃圾投放到垃圾输送、分类,再到垃圾资源化输出,只有形成一个产业链,才能大大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程度。居民许女士非常支持垃圾分类工作,她却面临一个困惑:“我主动把一些可回收的垃圾分离开,可是我不知道如何处理,如果直接丢到垃圾桶边上,我看到拾荒的就给挑走了,如果我想卖掉,可是数量不多,回收物资公司还不上门。”

记者调查中了解到,垃圾分类工作中还是出现了分类实际效果不够强的现象。在落实强制分类单位、建设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和示范小区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上不够细和实的问题。如果出现混投、混收、混运现象,则容易挫伤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分类设施 未能实现全覆盖

虽然近年来,我市快速推进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但记者在调查中还是发现,城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配置未能实现全覆盖,设施装备不够用。

虽然小区设置了垃圾分类箱,但数量很少,远远达不到随处可用的程度,也就是说,居民如果想分类扔垃圾,可能需要走一段不短的距离。“如果不能保证每栋楼前都有一组垃圾箱,那还怎么引导大家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呢?”张大爷的疑问也代表了多数居民的想法——尽快完善硬件设施,方便居民投放分类后的垃圾,才能把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同样,我市目前的厨余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的专业运输、专业处置能力还显不足。我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也不太平衡。市内各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单位之间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不均衡。全市范围在垃圾袋、垃圾桶、分类运输车辆的标准和标识等方面,还不够统一。

不同小区 实施措施和情况差异大

记者走访发现,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差异比较大,甚至相邻的两个居民生活区,实施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中山区青云云集小区每座楼前都安装有分类垃圾设施,同时有2到3名督导员在指导居民投放垃圾,通过督导员指导部分居民逐渐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再慢慢地带动大家一起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81岁的高春梅是西岗区“教师大院”的分类垃圾志愿者,她告诉记者:“我从早晨6时到晚上8时,就盯着邻居呢,提醒大家做到垃圾分类。”甘井子区恒德橄榄季小区,物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小区如何做到垃圾分类,专门成立的二次分拣小组,来对没有分类的垃圾进行再次分类,同时对居民投放垃圾登记,对积极性不高的居民都派人进行“家访”,宣传垃圾分类。

但和这些居民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相比,其他一些小区的状况却大相径庭,垃圾桶基本是“清一色”,并没有标注分类,垃圾回收车回收时还是对这些垃圾“一锅烩”。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

我们还要走多远?

需营造全社会都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

当前社会上,知道垃圾要分类但又不知道具体怎么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虽然我市加大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但是宣传发动和舆论造势还不到位,重视发挥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作用,但综合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不足,尤其是工作人员入户、小区广场宣传的面还比较窄。

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比较缺乏,也是制约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垃圾分类投放需要两方面的因素配合,一方面需要有完善而细致的垃圾回收设施,另一方面需要居民有全面的分类知识,这样才能做到一一对应,真正实现垃圾完全分类回收。很多人只知道一些简单的可回收的垃圾,比如易拉罐、矿泉水瓶等,但是还有很多垃圾应该归于哪一类并不知道,这样便会形成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乱丢,使分类形同虚设。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没有真正做到分类扔垃圾。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是相当不全面的,这是影响垃圾分类投放效果不好的主要因素。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志愿者队伍投入垃圾分类工作,组织动员居民参与对分类管理责任人的监督,努力推动形成全社会都自愿垃圾分类的局面。

需通过“强制”促进居民养成习惯

日前,记者在一物业小区分类垃圾桶前看到,虽然有四分类垃圾桶,可是一位居民还是把没有分类的垃圾随手一丢。垃圾分类志愿者只好无奈地把这位居民的垃圾重新分类投放。一位环卫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要靠自觉,但在现阶段,必须把强制落实摆上重要位置,通过强制措施来促进居民把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记者了解到,在国家没有统一的垃圾分类立法情况下,急需大连从实际出发,尽快出台地方性的垃圾分类条例,保障和规范现行办法、意见、方案等贯彻执行。同时,在强制中引入垃圾分类奖惩激励机制、与单位和个人征信挂钩等方面。同样,对酒店、企业餐厅等餐饮专业机构产生的厨余垃圾分类,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原则,通过经济手段强制推动。对机关、事业单位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分类,通过行政的办法严格管理。对社区和社会上产生的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探索建立绿色账户,通过给积分、发小奖品等方式,积极引入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资源再利用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制订垃圾分类相关企业的扶持政策,逐步培育形成垃圾分类产业链,不断完善壮大我市垃圾分类产业市场,使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工作良性循环,持续发展。鼓励和引导相关环保企业加强对可回收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利用垃圾生产建筑材料、回收稀有重金属等。同时政府要做好监管工作,防止企业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都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在分类投放方面,进一步加大分类投放设施覆盖,加强入户宣传,落实垃圾分类督导员制度,实现分类投放专人督导,从居民丢垃圾开始就实现“分类”。在分类收集方面,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布局,消除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盲点,推行定时定点回收制度。在分类运输方面,推进特种垃圾运输招标,统筹抓好厨余垃圾、大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等收运作业。在分类处置方面,加快推动末端处置设施建设,以实现垃圾分类能够真正实现末端“处理”。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