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标准让异地垃圾分类不犯愁
2019-11-20 10:51来源:大连日报
刘春鹏
垃圾分类是举国行为,需要制定推行全国统一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名称,这才有利于全面推进垃圾分类。
1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新版标准,与2008版标准对比可以发现,最新版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在适用范围、类别构成、图形符号上都进行了不少调整。针对部分试点地区的差异,例如厨余垃圾、餐厨垃圾或者“湿垃圾”,新标准都统一为厨余垃圾。该标准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为便于垃圾分类,需要这样一套统一标准、接受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垃圾分类标准,这不仅能够促使公众愿意去学习,有能力去学习,更有利于垃圾分类的长期实施。
“容易分”是“分得清”的前提,也是“坚持分”的动力。目前,不同省市垃圾分类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的垃圾分类标准会让公众在学习垃圾分类过程中混淆与困惑,诸如“小龙虾如何扔”之类话题或有夸张之嫌,却真实反映出人们的认知困惑。造成在实际的垃圾分类过程中“分不清”,降低公众在垃圾分类时的可操作性,导致垃圾分类效率不高。尤其对于经常出差旅行的人,辗转各地需要面对不同的垃圾分类标准,容易被垃圾分类“逼疯”,降低垃圾分类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垃圾分类的推广。
当然,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务实灵活,在全国垃圾分类统一的框架下,需要给各地区留有特殊分类的权限,让各地能够结合实际,根据本地资源、物品不同,根据垃圾资源利用处理方式的不同,有更多操作的空间,提高公众在垃圾分类时的可操作性。
垃圾分类涉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一个筐”到“四个桶”,从“减源头”到“再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解决垃圾分类除了依法处罚、强化约束的硬招,也离不开教育引导、贴心服务的实招,招招给力、久久为功,垃圾分类的新风尚才会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