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文创敢问路在何方

记者 彭杭

在刚刚结束的201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大会上,各地区以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文创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一时间,有关文创产品开发与市场应用等话题再一次被热议。今年,大连对文创板块也分外重视,先后举办了两个文创设计赛事,一个是“大连有好礼”首届大连文化创意和旅游纪念品大赛,一个是首届“金梧桐”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各自都有收获。大连文创发展现状如何?从两次大赛中能看出什么问题?大连文创又该如何提升?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和业内人士。

总体呈向上趋势

对大连文创发展现状,几位专家都给出了不同程度上的肯定。“金梧桐”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评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千哲表示,近年来,在大连政府和相关行业主导下,在文创竞赛的推动下,在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激作用下,大连文创产业受到关注,在总体发展上呈现一个向上的趋势,为旅游文化传播、为区域经济活跃、为地方品牌效应扩大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王亦飞说,大连文创产品在开发和销售方面一直有很好的传统,以海文化为主题的创意产品层出不穷,比如贝雕、海螺壳、特色石头等,已经成为大连文创产品特别是旅游纪念品领域的标签,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

来自大连博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贝艺工坊和金阿山艺术馆的一系列贝雕产品,正是王亦飞所说的海文化主题文创产品。在首届“金梧桐”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上,贝艺工坊的《天歌》贝壳摆件和《勇者》贝壳摆件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而在不久前结束的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在唯一的贝雕艺术展区,由甘井子区政府组织参展的金阿山艺术馆上百件贝雕作品精彩亮相。珍贝艺术立体贝雕作品《九龙壁》从40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了国家级工艺美术专业奖项最高奖“百花奖”,有“辽宁贝雕之乡”之称的甘井子区也成为本届展会获得奖项最高和最多的参展单位。

潜力与弱点并存

两次大赛无疑是现阶段大连文创产品开发制作能力最直接的反映。令人惊喜的是,两次大赛中,参展作品之多、社会反响之热烈都彰显了大连文创的无穷潜力。

“大连有好礼”大赛评审、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丁俊杰表示说,作品中,有很多新的东西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元素,这样的礼物,每每拿起,会让人有交流感。

然而,两次大赛也暴露出一些大连文创的短板。一个是产品趋于雷同。王亦飞认为,这与大连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关,造成了文创产品开发过于单一和元素匮乏。一个是地域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丁俊杰说,比如一些贝雕作品,做工精良,这确实代表了大连独特的工艺。遗憾的是,贝雕的内容却没有从大连特色出发,如果从旅顺太阳沟的一角或者是青泥洼桥的一个建筑入手,城市的属性就会更浓郁了。“大连有好礼”评审、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曹静楼也表示,不管是故宫,还是他们曾经参与设计的北京礼物,因为地域性,和大连礼物有很大区别,大连不能照搬,但是可以学习从历史中找灵感、深挖文化底蕴这样的设计理念。

而千哲认为,忽略了文创产品作为“特殊产品”的属性,才是作品暴露出的最大弱点。文创不单指一个地域的文化特征性和文化表述的载体,它是集合了故事、历史和人文文化的一个叙事的内容,然后通过转换的载体承载出来,再通过大众使用产品场景的体验和思考加以深化设计,综合完成的一个特有的产品,或者叫特殊产品。作为一款文创产品,它的使用方向一定是非常清晰准确的,一定要对应设计之后的市场、大众的消费需求或者应用需求,所以要把这些产品置入到场景化里去表述,如果单一从传统技艺或者某一个企业的特殊记忆去思考的话,那么在对应市场销售的时候,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要重视应用需求

大连文创该往何处去?王亦飞建议还是要做足海洋文化文章。海洋文化是大连地域特色,要深度挖掘海洋文化内涵,拓宽思路,追求文创产品的高品质。同时要借助高校学生的文化创意资源,激发青年创意人士的创作活力,形成聚合效应,从而形成大连文创独有的文化现象。

千哲建议主要还是要重视文创产品的市场化。首先是确保它的产品性,研发之初就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IP项目,从整体上进行思考,最后产生的产品才有说服力和市场能力,这样的产品,广大消费者才会买账。接着要介入或者叫引入专业的团队去辅助这些产品,要对创作者进行培训,辅助他进行深化和改造,以完成作为独立的IP项目。第三是加强生产企业对一款产品的生产的专注度,结合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来还原或者是表述我们过去这些传统技艺,因为这类方法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让非遗文创作为现代生活和产业用品服务社会。

可喜的是,大连一些文创人士显然已经认识到了文创与市场连接的必要性。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