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里泡三次,血水里浴三次,碱水里煮三次——

一个本土陶艺家“浴火成陶”的陶瓷人生

记者郑鸿

日前,大连民间文艺70年70人征集评选活动结果揭晓,金普新区本土陶艺家邢岩光荣当选。她说,自己平凡得就像脚下的一抔泥土,在水与火的洗礼中重生,并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岔路口“浴火成陶”

11年前,原本随着“神州第一开发区”的建设而蒸蒸日上的生活仿佛突然被人掰了“道岔”,婚姻解体、单位濒临破产的双重打击,让邢岩一下子跌到了人生的谷底。经常连续几个月不发工资的她,还要抚养正在读书的儿子,艰难的日子让她几乎看不到希望。

正在此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到了陶艺制作。当看到从大地挖出的泥土,经过水的淘洗与浸润,加上反复揉搓捶打,最后烧成形态各异的精美陶器,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

那一刻,她不禁想起作家张贤亮在小说《绿化树》里引用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形容人的艰难成长的话:“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她希望自己的人生,也像手中的泥土一样“浴火成陶”。

为了学习制陶,半路出家的她,兜里揣着一个小本子,满大连拜师学艺。看着她虔诚的眼神,很多老师相继给她指点,从泥料配比、造型技巧、窑炉搭建到窑烧温度变化曲线,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她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烧坏的陶器砸了一批又一批。当终于成功烧出第一炉作品的时候,她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仿佛自己也在这熊熊炉火中得到了重生。

像安泰那样从大地获得无穷力量

作为一个“小女人”,邢岩既喜欢本地陶器的粗犷,也羡慕江南紫砂的婉约精致。为了拜师她远赴江南,不计代价花学费加“偷师”,逐步掌握了紫砂与其他陶艺截然不同的“打身筒”“接泥片”成型工艺。随后,她背起行囊,学习的足迹遍及江西、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并走进陶瓷专业院校进修。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为她打开了陶艺世界新的大门,使她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越是本土的,越是世界的。”从此,邢岩将目光转向自己脚下的辽南大地。在大嘴子青铜时代遗址脚下的“哈迷湾”,邢岩不仅找到了制陶泥料,更从大嘴子考古发掘的原始陶器中,受到造型设计的启发;在旅顺郭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一片破碎的陶片也能让邢岩如获至宝,细心地揣摩4000多年前的制陶工艺,探寻陶片纹饰背后的文化意义。

立足本土,让邢岩像希腊神话里安泰俄斯一样,从大地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和创造力。 “哈迷弯红陶”“大嘴子岩陶”等系列作品,以大连本地出土的鬲、鬶、簋、壶为原型,功能与现代城市生活巧妙结合,形成了朴素典雅、返璞归真的风格,使她一次次在各类陶艺大赛中获奖。

“愿百年古窑重放光彩”

今年,邢岩获批成为“辽南炻器民间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说:“这不是一项荣誉,而意味着肩上的责任。”

创作之余,邢岩全力抢救辽南炻器发展历史,花大力气收集整理大连本土陶艺相关文献,走访辽南炻器历代传承人,逐步建立辽南炻器传承与发展档案。

也正是在邢岩口中,记者才第一次得知,金普新区得胜街道缸窑村有着近300年的烧窑历史。从清雍正乾隆年间开始,缸窑及周边村落窑炉林立,生产的缸、坛、罐、盆远近闻名,直到近几十年才逐步衰落消亡,只留下“缸窑”这一地名还在诉说着昔日的荣光。

“让辽南炻器艺术以鲜活的姿态传承与发展下去”,成为邢岩心中责无旁贷的使命。在金普新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栗苑、青馨等社区领导的支持下,她以童丽宫、社区活动室和大连艺术品交易中心为基地,毫无保留地传授辽南炻器制作技艺,传播本土传统陶艺文化。几年来,邢岩先后培训学生、社区群众及外国友人,总数达到数千人。她告诉记者,如今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让缸窑古窑重现光彩,让辽南炻器艺术永远传承下去。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