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画艺术:指尖上的“非遗”

以手代笔,蘸墨着色,在纸或绢上画出瑰丽的画卷……抖音上,一位年轻的指画师通过新的传播手段,让这项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而在大连,同样有一群年轻人,正在通过“年轻”的方式,让指画艺术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以指代笔,用指头、指甲蘸水墨或颜料,在纸绢上勾画,或间以手掌抹擦以成图像,这就是中国传统指画艺术。早在唐代,就有对指画艺术的纪录。虽然不如毛笔作画普遍,对比传统的文人画来,却具有浑厚朴拙、变化莫测之妙,别有一番奇趣。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大连外国语大学创行团队的项目组组长慕佳辰结缘了指画艺术。通过到铁岭当地考察调研,他了解到指画艺术目前的生存状态——2006年被列入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其传播方式仍然比较传统,年轻人很少接触和知晓,传承上更是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即便是在铁岭这个指画艺术比较集中的地区,能够掌握这门艺术的人也不足百人。”

事实上,指画艺术独具特色的线条和特点鲜明的墨色,使指下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可以达到似生非生,似拙非拙,似是而非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形象突兀、构图险峻、对比强烈,突破了笔画的程式化,令人耳目一新,堪称“指尖上的艺术”。发现这些特质之后,慕佳辰和他的创行团队就一起为传播这项艺术忙碌了起来。通过邀请指画艺术的传承人参与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等,在年轻人中推广指画。他们发现,这项艺术还是很受年轻人欢迎的,孩子们更是对用手画出各种生动的画面充满兴趣……总之,围绕指画艺术,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多。“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依托指画艺术在制作一些文创产品,希望借此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近这项艺术。” 未来,他们还期待用视频、直播、开展“指画DIY”活动等现代化的方式对指画艺术进行传播。

“你们的活动太好了,能让更多孩子了解中国非遗文化和传统艺术,”慕佳辰告诉记者,本届辽南首届非遗文化节,不仅有指画艺术的传承人于一丁老师来到现场,而且大外创行团队带来了很多有指画元素的书签、贺卡、笔记本,以及可以供孩子们体验指画的团扇和T恤衫,希望让大家都能参与到体验和传播这项艺术的行列中来。文/图本报记者孙霞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