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庄河残障夫妻的脱贫路:从吃不饱饭到年赚十万

天健网消息(刘璟瑜 记者 丁一)63周岁的姜文南和55周岁李香春是庄河市蓉花山镇源发村一对残障夫妇,一个腿脚不利索,一个半边身子不太好用,二人在家里种6亩玉米地,赶上好年景,一亩地能收入400元左右,生活极其拮据。近年来,依靠政府扶贫项目,他们通过种植大棚草莓成功脱贫,今年收入可达10万元,成为庄河市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两人在棚里劳作


2017年,村里有了扶贫项目,倡导村民种大棚草莓,每亩地补贴1.7万元。村里还为大棚种植户设立设施农业小区,免费为种植户修好路,通上水电,还为种植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姜文南一看,这是自己和老伴力所能及的事,便抓住机遇,东拼西凑筹集了8万多元资金,加上政府的4.25万元补助,建了个两亩多地的草莓大棚。2018年初见成效,当年回本,还净赚6万元。2019年预计产值可达13万元,去掉管理成本,能收入10万元左右。


“我种的是优质品种红霞草莓,口味好,产量大,价格高,上市早。今年村里草莓合作社还能帮上忙,更能卖个好价钱。”姜文南兴奋地告诉记者:“另外,我的大棚建的比一般草莓大棚高些,为的是将来一旦种草莓效益不好了,我马上就可以改种大樱桃等其它品种,什么赚钱干什么。”


据悉,自2016年3月打响扶贫攻坚战以来,庄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发展优势、特色、高效、短平快的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市镇村三级共同发力,多举措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建立“党组织+电商+农户”“党组织+企业+农户”“党组织+扶贫车间+农户”“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旅游+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户”和“种植大户+农户”等“九大扶贫模式”,搭建金融、科技、电商和物流等“四大扶贫平台”,推动番茄、水果、草莓、食用菌“四大扶贫产业”快速发展,形成“9+4+4”扶贫产业体系。


截至目前,55个低收入村全部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其中设施草莓项目28个、设施番茄项目5个、设施食用菌项目17个、草莓种苗繁育项目1个、设施黄瓜制种项目3个、农家院项目8个。产业扶贫项目占地面积超过万亩,筹建各类设施农业棚室3500余栋。发放扶贫贷款7554万元,惠及农户1605户。 

编辑:李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