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辽宁在行动】13天未回家、负重30斤消毒、守护城市北大门120个小时……你们辛苦了!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王煜)每晚睡在沙发上,13天未回过家;每天负重30斤,消毒近5个小时;每天15小时守护城市北大门,受冷风吹……他们是普通的公交人、城市美容师、白衣天使。在大连1.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数万名这样无名英雄冲在抗疫战场第一线,他们不仅是滨城的硬核能量,更是寒冬的温暖力量,照进近600万人的心房,带来希望的曙光。
张家客运站运营主任张涛:
每晚睡在沙发上 13天未回过家
张涛是张家客运站运营主任,自1月22日集团公司下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张涛和张家客运站党支部党员自发组织成立客运站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积极请缨投入到公交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
张涛每天带队给车辆消毒
作为带头人,张涛亲自采购消毒液、喷壶、口罩,并带着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消毒。张家客运站有704、705、708、709共4条公交线路209辆公交车。每一条线路、每一辆车、每一位司机,每一位乘客的安全都让他牵挂。因此,各调度室巡检、规范车辆消毒流程、查看防疫物资使用情况、向一线驾驶员、调度员宣传病毒预防知识、做好加班职工后勤保障工作,他都要亲力亲为,从不松懈。
每天早上伴随第一班车5点多出库,他便起来工作,从下午开始,随着车辆不断入库,长达10余个小时的车辆消毒工作便开始了。708路最后一辆车在晚上11点35分左右收车、入库,完成消毒已经是次日凌晨。张涛每天睡眠时间仅有四五个小时,而他睡觉的床还是办公室里的沙发。
就这样,张涛毅然在岗位上坚守了13天,没回过家。他说:“不是不想回,是不能回,也不敢回。不能回,因为身负重任。不敢回,因为怕对家人健康造成影响。”他表示,平时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现在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的时候。
环卫工人王雁:
每天负重30斤 防疫前线的消毒员
“今年我不能回家过年了,等忙完这阵我再回去看你们。”大年初一,刚刚结束扫红工作的王雁本应该回城子坦农村和父母团聚,可是她却食言了,给父母匆匆打电话解释后便投入防疫消毒一线。
王雁负重30斤爬楼给弃管楼院消毒
王雁是大连路祥环境清洁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自出现疫情以来,担任扫保所所长的她每天除了完成甘井子区泉水公租房、前盐村、后盐村等区域的晨扫任务后,她主动背起消毒设备带领其他环卫工人对分管辖区弃管楼院、公厕、垃圾桶、果皮箱进行消毒。而这个消毒设备至少30斤,一次消毒至少要负重走两个小时,一天两次,王雁每天负重30斤消毒设备近5个小时。
自从进入2020年新春,王雁每天都坚守岗位,初一扫红、每天扫保、一天两次消毒、两场扫雪作业,她和同事们一天无休。“谁让咱是干这个的,遇到事了,咱不仅不能往后退,还得往前冲。”
甘井子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闫晓林:
每天15小时守护城市北大门
数九寒冬即将进入六九,可是滨城却冷出三九、四九的样子。尤其是站在后盐高速大连收费站广场上,因无任何遮挡物,收费站口风大温度低,体感温度要比正常温度至少低3℃。但是,甘井子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闫晓林,不畏严寒、不计回报,拼尽全力阻隔病毒侵袭。
甘井子区人民医院100余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测温一线
2月4日,后盐高速大连收费站广场上温度在零下10℃,身穿防护服的闫晓林告诉记者,站在室外就冻得瑟瑟发抖,进入帐篷又因为防护服不透气而闷热难忍。“再热也不敢脱掉防护服,因为经常进出穿脱太不方便,而且也怕总是反复进出脱了会着凉。所以,室内室外都是一套防护服穿到底。”此时,接受采访的闫晓林的嗓子已有些嘶哑。
近10天,每天在现场指挥时间超过15个小时的闫晓林说话不免断断续续,她告诉记者,每天需要沟通协调的事情太多了。
据闫晓林介绍,从1月28日起,甘井子区人民医院每天派出100余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测温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