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消费维权难题如何化解?且听专家来支招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韩晓菲)疫情期间,买到假冒伪劣、“三无”防护用品怎么办?遭遇虚假宣传后如何维权? 日前,沙河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疫情期间消费投诉量大、问题集中的问题进行集中数据分析,针对性地为消费者高效维权“把脉”“支招”。


买到假冒伪劣、“三无”防护用品怎么办?


固定证据。消费者一定要保存好交易凭证、消费记录等相关凭证。明确线下诉求渠道:消费者可以直接找商家沟通,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其赔偿。也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向公安机关举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按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明确线上诉求渠道:若是在大型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可拨打平台所在地12315热线表达诉求。如网络交易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消费者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要求赔偿。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防护用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选择资质齐全的经营者购买,并注意查看商品标识、标签和质检证明。通过微商、个人等渠道购买商品,溯源难、取证难,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障,消费者应谨慎通过此类渠道购买,谨防上当受骗。



购买虚假宣传商品,怎样维权?


首先收集凭证。消费者一定要尽可能详细的保存购物小票、网络流水单据等购货凭证。其次依据事实确权维权。如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诱使消费者购买的,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退货退款。如经营者明知商品不具备某种功效,故意夸大宣传商品效果,发布虚假广告的,则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要求经营者支付购买商品价款三倍的赔偿金。如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关系生命健康,因虚假宣传致使权益受损,还可要求虚假广告的经营者和发布者、利用虚假宣传推荐商品的社会团体及个人(如公众号运营者及网红等)承担连带责任。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形形色色的防疫物资,消费者在购买时务必擦亮眼睛,保持定力,不轻信、不购买、不使用未经官方认可的防疫抗疫物资,切莫盲目相信虚假夸大信息。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和政府保供措施稳步推进,商品供应已基本恢复正常。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防疫物资时,要按需购买,理性消费,切勿盲目抢购,大量囤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于部分经营者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拒不履责等违法违规行为,可以拨打12315、12345进行投诉,或向市场监管、公安机关等相关执法部门举报。


编辑:李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