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林火灾 你需要知道这些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温笑权)近期,森林火灾的消息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目前我市森林防火工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进入3月中旬以后,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迅速,比常年同期高1—2摄氏度,气温持续偏高。林内可燃物含水率降低,特别是在3月中旬到4月末期间,正逢农事生产、清明祭祀、入山踏青等活动集中,野外用火行为管控难度极大,森林火险等级高。目前,全市各级森林防火预警监测部门对关键地段、重点目标均进行了重点防范、全天候监控,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有效处置。关于森林火灾,相信大家都只有直观的了解,并没有深入的概念。下面记者从森林火灾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为什么近期森林火灾频发和身处森林火灾如何自救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关于森林火灾,你需要知道的地方。

森林火灾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

首先是可燃物,森林中的乔木、灌木、杂草、蕨类、苔藓、地衣、枯立木、腐朽木、枯枝落叶以及地下层的腐殖质、泥炭等,均属可燃物。再者是火源,火源按性质可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自然火源有雷击火、火山爆发和陨石降落起火等,其中最多的是雷击火。人为火源又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小孩玩火等)。此外还有助燃物——火险天气,如高温、大风等。在可燃物和天气条件都有利于森林燃烧的条件下,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只要切断其中之一,就可灭火。不过,可燃物和危险天气不受人类的控制。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控制住人为火源,防止火灾发生。

为什么近期森林火灾频发?

森林火灾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往往发生在干季。我国南方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冬、春季,北方多发生在春、秋季。春季是我国森林火灾多发期,近5年7成以上的重特大火灾都发生在这一时段。随着春耕生产、企业逐步复工、清明节即将到来,林区牧区农事用火、民俗用火、生产生活用火将明显增加。

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和危害程度以春季最多,最严重,秋季次之。由于每年气象条件变化的明显差异,火险期的早晚、长短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例如冬季降雪量偏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日数多,火险期会相应提前;若雨季开始晚,春旱持续时间长,火险期则会相应延长。如果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降低,火险期则会相应推迟或缩短。

身处森林火灾如何自救?

森林火灾容易造成中暑、烧伤、窒息或中毒。当身处森林着火区域,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浸湿衣物。然后判明火势大小和风向,逆风逃生。

密切关注风向的变化。5级以上的大风,火灾就会失控。无风时更不能大意,这往往意味着风向将会发生变化或者逆转,逃避不及会造成伤亡。

时间允许可以主动点火烧掉周围的可燃物,烧出一片空地后,迅速进入空地卧倒避烟。躲避不及时,应选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地避烟。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因为低洼地和坑、洞容易沉积烟尘。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时,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