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公勺怎么用?“大连标准”出台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金东淑)公筷颜色要不同于自用筷,长度比自用筷长3—4厘米,公筷粗端印(烫)“公筷”字样;每 2-3 道冷菜配一份公筷公勺……
日前,市市场监管局、市精神文明办和市商务局共同指导市美食文化协会制定并出台《公筷公勺使用规范》团体标准。
随着我市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强化,传统的就餐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下对疫情防护的需求,每双筷子都去夹菜或者用自己的筷子给他人夹菜,无意中增加了传播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为响应中央文明办提出“添一筷,是热心;递一筷,是倾心;匀一筷,是公心;挑一筷,是细心,加一双公筷,多一份安心”的健康用餐新理念,加强营造社会大众使用公筷的浓厚氛围, 切断“口口相传”的疫情传播途径, 保护餐饮服务消费者用餐安全,市美食文化协会积极响应市市场监管局、市精神文明办和市商务局倡议,组织行业广大会员单位迅速制定了《公筷公勺使用规范》团体标准。
《规范》对于公筷公勺的制作、使用方法和配置数量都做了明确要求。同时,《规范》要求公筷颜色要不同于自用筷,长度比自用筷长3—4厘米,公筷粗端印(烫)“公筷”字样。对于特大型、大型餐饮服务单位,所有餐桌除为每位顾客摆放常规的餐具、酒具、茶具外,应另在餐桌上摆放公勺公筷。对于中小型餐馆餐饮服务单位,在工作台增设公筷公勺存放专区,也可根据就餐人数在每道菜(点)盛器中摆放一双公筷(或一把公勺)。《规范》要求各餐饮服务单位在大堂、包厢醒目处张贴提倡公筷公勺使用内容的海报、标语等,有条件的可在店内播放宣传片,并在餐桌上放置提示牌;餐饮服务单位应对服务人员加强公筷公勺服务培训;用餐前,服务员(或宴会承办者)应主动宣传和引导宾客使用公筷公勺。
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使用规范
公筷公勺为两人以上同桌共餐时,用以舀(夹)取菜(点)的勺子、筷子。公筷公勺是不与就餐者嘴接触的分餐工具。
公勺材质应符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宜为白色或类白色,且明显不同于自用勺,勺柄处印(烫)“公勺”字样,印制“使用公勺 、文明卫生”等提示语。
公筷材质应符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颜色宜为红色或类白色,且明显不同于自用筷,长度比自用筷长(3~4)厘米,公筷粗端印(烫)“公筷”字样,印制“使用公筷 、文明卫生”等提示语。
配置要求
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应配置符合要求、数量充裕的公筷公勺。
特大型、大型餐饮服务单位,餐桌除为每位顾客摆放常规的餐具、酒具外,应另在餐桌上摆放公筷公勺。公筷公勺放在专用的筷(勺)架上,方桌摆台时,公筷公勺头朝向桌号间距10厘米,与桌面长边保持平行。圆桌摆台时,公筷公勺头朝向转心,出头2cm;或在每道菜(点)盛器右侧(或盛器内)摆放一双公筷(或一把公勺)。
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根据就餐人数摆放公筷公勺,在每道菜(点)盛器右侧摆放一双公筷(或一把公勺)。
餐饮服务单位在工作台设置公筷公勺专用存放区域,方便服务员、就餐人员识别取用。
餐饮服务单位应设置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外观精美、富有特色的公筷公勺架。
每 2-3 道冷菜配一份公筷公勺,建议餐饮服务单位按照“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的要求摆放公筷公勺。
根据食品特点,需使用刀(叉)的,应配置公用刀(叉)。
购买公筷公勺必须是从合法渠道购进的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合格产品。
使用要求
服务人员应在顾客落座或菜品上桌后再摆放公用餐具,避免其因长时间摆放落入灰尘或被污染。
服务人员应及时关注公用餐具使用情况,出现需要更换情况时应及时更换。
顾客提出分餐要求,服务人员应使用公筷公勺进行分餐。
使用公筷公勺后应放回原处。
用公筷公勺取菜宜适量,不将菜返回盛器。
用公筷公勺应夹取盛器中靠近自己的菜(点),不用公筷公勺随意翻菜。
不得将公筷公勺插入菜或饭中。
使用公勺舀汤应避免汤汁溢出。
火锅、烤肉等应在餐桌熟制的菜品,应提供“生料专用公筷公勺”。
餐后剩余食品打包或撤盘,应使用公筷公勺。
清洁消毒卫生
公筷公勺清洁消毒应符合GB14934规定。
提倡公筷公勺与自用勺筷分开清洗消毒。
摆放在工作台专用存放区域的公筷公勺,应在显著位置标注消毒日期。
宣传引导
各餐饮服务单位应在大堂、餐厅醒目处张贴提倡公筷公勺使用内容的海报,建议在宣传屏或电视播放宣传片,并在餐桌上放置提示牌。
餐饮服务单位应对服务人员加强公筷公勺服务培训。
用餐前,服务人员应主动宣传和引导宾客使用公筷公勺,并介绍公筷公勺的摆放位置和使用方法。用餐中随时提示和纠正。
应用推广
各餐饮单位应将公筷公勺使用情况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评价内容。
美食文化协会在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等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服务的指导和督促。
美食文化协会将公筷公勺使用情况列入各类先进、示范店等评选标准,促进餐饮服务单位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