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浩:为“抗疫”创作 余部快板作品

文/记者 阎华 图由受访者提供

什么是苦?什么是甜?同舟共济才心安!什么是险?什么是难?人的生命大如天。大连人不说空话不扯淡,关键时刻冲上前。”

7月31日,说起大连FM100.8广播电台循环播放快板书《咱们的名字就叫中国大连》时,快板书的创作者石浩微微地呷了一口茶,又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地给记者即兴表演了一个数来宝,消瘦的脸庞溢满了笑容,像花一样。


今年1月25日,石浩急匆匆地从长海县回到设在大连市内的快板工作室,从发生疫情至今,他先后创作了《增兵火神山》等20多个快板书作品,并集结为“艺”起抗“疫”系列作品,在抖音、优酷等视频终端广泛传播,直击人心的作品引来上万粉丝点赞和围观,成为曲艺圈里的人气偶像。

学快板:7岁渔民娃懵懂入门  

露尖角:50多个本子磨炼经验

今年10月2日,石浩打算再收14个徒弟,曲艺圈里称之为“摆知仪式”,以此作为从艺45年的纪念。

“门户和师承在曲艺圈里被看得很重,主要是让徒弟明白拜师所学的艺术从何而来,也将师徒关系公之于众。”石浩介绍,“摆知”不光是一种仪式,更有深刻的内涵,即明确责任关系,师父在收徒时,除了肩负教育的职责,还要为徒弟的品德人格做保证,所以师父收徒弟是非常谨慎的。

石浩的师承是快板三大门派之一——李派快板,这一门派的鼻祖李润杰是他的师爷。解放后,李润杰在数来宝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山东快书、西河大鼓等曲艺品种的优势,创造了“李派快板”。

回忆起自己快板启蒙,石浩说“得益于搞艺术的舅舅”,他7岁时,在大连评剧团当演员的舅舅被“下放”到长海县獐子岛老家,这让从小爱唱爱跳的渔民娃娃石浩开始接触文艺。小学六年级之后,家境贫寒的石浩不得不辍学进了宣传队,快板、评剧、吕剧、歌剧、话剧各个剧种边模仿边演出,陆陆续续演过50多个本子,很快,吃艺术“百家饭”长大的石浩通过丰富的舞台实践,表演日臻成熟,不久,他从獐子岛宣传队调到了长海县艺术馆,成为了一名文艺工作者。

2005年,石浩从一本曲艺刊物上看到了李润杰弟子王印权创作的快板书剧本《起来歌》,这一作品是为了庆祝中国神舟六号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而作。为了展现了中国“多人飞天”的航空梦,石浩从幼儿园找来12个孩子进行排练。“我在前面打快板,孩子们在后面唱歌跳舞,又打又唱又跳。”令石浩没有想到的是,艺术门类“混搭”的演出效果出奇的好,之后,他索性将其冠名为音乐舞蹈快板。2009年12月,中国气象局成立60年,石浩带领100多人演出队伍表演音乐快板,歌颂中国气象事业60年发展取得的光辉成就,演出获得极大的好评和成功。

归师门:拜师刘兰芳夫妇 

获美誉“关东第一板”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快板的人少了,石浩也面临着艺术市场的各种诱惑,他并没有被心痛和焦急的情绪打乱,反而沉静下来,学习快板的文献资料和影像作品。

2008年新春刚过,通过中国“快板王”张志宽的推荐,石浩正式拜中国著名的曲艺家王印权为师,而师娘正是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

王印权很少收徒,并且特别重视快板作品的创作,对于石浩的作品,师父的评语是“笔锋很干净,时代感很强”。石浩最终成了王印权的第七个徒弟,师父王印权“过活儿”的第一节课就是师娘的成名作《岳飞传》。

拜师之后,只有小学六年级文化的石浩更加勤奋地创作,很快,石浩的春天来了。2010年,首届东北三省曲艺大赛在黑龙江省鹤岗市开赛,这是时隔22年东北三省举办最隆重的曲艺赛事,名家云集。这次大赛,由石浩创作并表演(与徒弟董源章合作)的对口快板《三巴掌》荣获创作和表演一等奖。双金奖让师父王印权合不拢嘴,欣然题写诗词勉励:喜闻快板“三巴掌”,关东比赛获大奖,百尺竿头再努力,信步艺海创辉煌。

石浩自此声名鹊起,人称“关东第一板”。

上抖音:教全国人民学快板

收爱徒:全国5人要进门儿

“当一名好的快板书演员并不容易,表演快板不是打出点儿来就行了,更要声情并茂。”演出之余,石浩想的更多的是这门民间艺术的推广和流传。

今年3月份之后,石浩的快板工作室无法再线下教学了,在徒弟的支持下,他在抖音视频上开设了公益课堂《石浩教你打快板》,每周更新2至3节课,反响好得异乎寻常,全国各地的快板爱好者纷纷与石浩在线进行艺术交流。一段时间后,来自新疆、山东、山西、北京、沈阳的5位快板爱好者想要让石浩“修理板儿”,更表达了“要进门拜师”的强烈愿望。石浩已经收了46个徒弟,其中20多个都是孩子,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快板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更重要,这份对艺术的热爱成为他人生最温暖最幸福的原动力,也让马上到花甲之年的他始终焕发着青春的光彩。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