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花”燃亮大赛场——记中超大连赛区青年志愿者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徐媛媛

“小火花”是什么?是2020中超联赛大连赛区志愿者的代名词。在中超大连赛区顺利完成三轮联赛的背后,不仅有球员、赛事官员、后勤保障团队等诸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经过重重选拔的青年志愿者们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中超大连赛区前期筹备阶段,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经过4天面试,从1300名报名者中选拔了118名青年志愿者,他们经过体检、培训、身份核查等层层筛查,分赴组委会和中国足协蓝区(封闭区)、绿区各岗位开展工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志愿者们以热情洋溢的服务精神和活泼向上的青春形象,化身一个个“小火花”,在不同的角落凝聚力量,燃亮中超大赛场。

绿区志愿者临时封闭只用20个小时

在一百多位青年志愿者中,有一批“特殊”的小伙伴。因为大连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超大连赛区临时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为确保赛事圆满顺利,所有与中超赛区有接触工作的绿区青年志愿者均需要封闭隔离,直至中超第一阶段赛事结束。从“走读”到“住校”,这个改变有点儿大。经过团市委、市青志协的广泛动员,场内播音、场内担架和场内球童,三类需要封闭的绿区志愿者、共48人,均第一时间表示无条件接受组织安排,并保证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保障中超赛事。从得知封闭到搬进驻地,只用了不到20个小时,这群特殊的青年志愿者,在关键时刻展示了大连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7月27日接到相关封闭通知,28日48人全体就位,球童卢近南和担架员姚睿宇这两位00后义无反顾地进入封闭管理区。

“一开始难免有些抵触,但是团市委的老师们给我们安排了非常好的食宿条件,住进来后又发现身边的人都是热爱足球、志同道合的朋友,度过初始阶段,现在大家都定下心来了。”卢近南说。小卢同学就读于西班牙帕伦西亚国际足球学校,因为欧洲疫情学校停课,他3月返回了大连。不喜欢宅家的他,原本这个夏天要跟父母自驾去西藏,但中超联赛要在大连赛区开赛,立刻让他改变了计划。“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国足球的机会。”卢近南说。在担任绿区球童之前,卢近南还在组委会服务了一段时间,参考了中超联赛的“火球”标志,“小火花”这个称呼的诞生也有他的几分创意。“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中超赛事更圆满更顺利。”

大学在读、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姚睿宇,在这次志愿服务过程中“跨界”成一名合格的医疗救护员。“我是球迷,也是大连的一分子,能为家乡出力,能给大连人俱乐部作出贡献,还能‘追星’成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姚睿宇说,“没有工作的时候是有点儿无聊和不习惯,但是封闭期的空余时间,团市委和足协也给我们安排了学习和体育活动,让我们的生活能丰富一些。”

全身心投入工作不负青春

比卢近南和姚睿宇他们更辛苦的,是志愿者中最精英的部分——蓝区(封闭区)志愿者。获准进入蓝区工作的青年志愿者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承担了更为细碎辛苦的工作。在蓝区媒体组工作的王子铭,是清华大学金融专业在读生,他和一群小伙伴们自7月17日进入封闭,几乎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的。特别是开幕式前一周的筹备阶段,蓝区志愿者们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公寓休息。“工作量比之前我想象的要大得多。”王子铭说。蓝区媒体组志愿者主要负责联络协调8支球队新闻官,确认各队开放训练的时间、场地安排,另外还要掌握、安排球队和有采访需求的媒体的人员名单、乘车进出时间等细节问题。凡是与直播媒体相关的、需要联络对接的工作,都属于他们的工作范畴,每日汇总的工作信息表格,得报送给赛事、商务、防疫等各个部门,比赛日还要担任助理新闻官,蓝区媒体组志愿者的工作容不得任何差错。“中超公司和转播团队的老师对我们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我觉得这次的志愿服务经历虽然辛苦,但让我收获颇丰。”王子铭说。

卢近南和姚睿宇也有紧张的时刻,作为球童和担架员,他们在比赛日需要提前3小时进入赛场,协助进行场务工作,还要注意防疫和消杀。比赛全程,他们的注意力都要时刻集中在赛场上,学会阅读比赛,能看懂裁判手势,保证比赛流畅进行。每场比赛开场前他们也要担任旗手工作,入场式结束第一时间就要换好衣服,返回指定工作岗位,在闷热的夏天,这一套流程下来可并不轻松。

“大连队球员和大连籍球员,他们都热情回应我们的招呼和问候,那个时候我特别开心和感动。”姚睿宇说。“经常我都能在电梯里、大堂里遇到我喜欢的球员,虽然老师们规定我们不能私下接触球员要求合影签名什么的,但我也觉得挺兴奋、挺满足了。”王子铭说。“大家都是为自己热爱的足球尽一份力,都不图别的,跟足球相伴就很高兴。”卢近南说。

凭着对大连和足球的这份热忱,中超大连赛区可爱的“小火花”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最饱满的热情、最优质的服务,为中超联赛的顺利举办贡献了青春力量,他们也是“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