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在工人村的寒暑假

文/王忠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老爸家买了一辆大货车用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老爸听说大连市内正在搞城市建设,只身一人开车离开旅顺夏家村,在大连第五建筑公司打工,负责运输建材,下班后住在大连工人村宿舍里。每年寒暑假,都是我最兴奋也最期待的时候,因为我终于去市内和老爸住了。老爸的住处是一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红砖楼房,一共三层,老爸住在二层,一层三十多户人家,每次回宿舍都会路过邻居门口。一进门,是个不足三平方米的厨房,右手有个独立的一平方米的卫生间,径直走过狭窄的廊道就是卧室了。现在看来是比较艰苦,但是对于第一次住上楼房的我来说,那里无疑就是星级宾馆啊。

老妈忙于家中的农活,不能在市内久住。十岁的我,老爸开车去哪,我就跟着去哪。跟了几天车,我那小身板很快要散架了。老爸让我待在宿舍,成了“留守儿童”。邻居王奶奶得知后,不仅喊来了她的孙子小飞和我做伴,就连我的午饭问题也都包揽了。

小飞家门后有块小黑板。没事的时候,我就学着老师的样子,在这上面写生字,我比小飞大三岁,给他当起小老师……

小学毕业时,我们家在甘井子山东路买了一套房子,搬离了工人村。二十多年后的一天,偶然路过工人村,顺着儿时清晰的记忆,我找到了当年的住地。打听起小飞一家人的下落时,现在的住户告诉我,早就搬走了……

编辑:姜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