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剩十几天了,小升初该做啥准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栾光煜

这个假期,对于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们来说,可以说是告别五彩斑斓的童年,即将步入新征程,感受精彩纷呈的初中生活。对于崭新的初中生活,准初一的孩子和家长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充满了新奇与兴奋呢,抑或伴随着高中录取分数以及结果的公布,是不是心中还有着些许的焦虑呢?

为了让孩子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实现小升初“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记者日前采访了大连市东港教育集团东港一中教学主任高宏,请她为准初一学生及家长支几招。

了解初中学段特点

帮孩子过好心理关

了解初中学段的重要性,在心理上加以重视

初中是孩子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年时间里,将逐渐拥有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形成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业方面,初中也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将决定三年后他将考入哪种层级的高中学校进行继续学习。而初一学段则是为整个初中三年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孩子能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则变得尤为重要。

关注孩子心理情绪表现,及时疏导调整

初中和小学相比,学科增多,作业增多,学业压力增大,对孩子学习思维的培养和学习品质的要求更高,家长朋友们要特别关注孩子进入中学后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的情绪反应,尤其是经过学校阶段测试后的心理状态。因为一些孩子在小学时期比较优秀,进入中学以后,每个学校的教学及德育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好学生之间也存有差异。如果这些学生在刚进初中时没有得到家长及时、正确的思想引导,很有可能会一进入初中后就会产生不良反应,会因为听课不适应、成绩不理想或和同学相处不融洽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失落感。而且小学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到了中学之后,随着考试科目、考查难度和容量的加大,可能测试成绩会降低到七八十分,这都是正常情况,家长一定要适当了解初中和小学在学业测试上的不同,引导孩子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学会融洽相处,尽快融入新集体

升入初一,孩子要在新学校、新班级学习与更多老师和同学相处。孩子们性格特点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怎样快速融入新集体,也是需要面临的新问题。在开学时,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交流沟通,帮助孩子学习与不同性格同学相处的方法,努力展示自我最佳形象,给新老师和同学们留下良好印象,以最佳状态开始初中生活,这也有利于树立自信心、找到集体归属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学会时间管理

培养良好习惯

养成规则意识,学会自主管理

初中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将更倾向于自我管理,老师也会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管理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所以要求学生能够遵守校纪班规,严格按照老师要求去做。

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安排好一天的学习、娱乐和休息,注意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要求孩子一定要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要注意将时间多安排在个人的薄弱学科上,努力查漏补缺,缩小学科间差距。还要有机动时间,计划不要排得太满太紧。定了计划,一定要严格实行。家长要经常检查督促,培养孩子的执行力度,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养成好的习惯,掌握有效方法

首先要培养孩子专注听课,做笔记的习惯。初中课堂容量大,重难点突出,学生在课堂上以理解记忆为主,一定要紧跟老师思路,专注听课,并按老师要求做好笔记。其次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把握课本重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样能带着疑问听课,便于知识掌握。第三是养成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一定要做到态度认真、独立完成。作为家长,应当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是不是认真整洁。对孩子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要求他们自己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再认真订正,避免以后马虎。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孩子一丝不苟的习惯,为今后取得优良成绩打基础。第四是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帮孩子坚定信心,树立正确学习观

家长要多陪伴鼓励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各方面取得的进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要多认可孩子,告诉孩子:你能行!帮助孩子把自身的学习与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要树立学习目标,可以先树立小目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自信是学习动力的源泉。目标是灯塔。当孩子拥有了自信和目标,从心中自发升起学习的动力,他就会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并为之持续努力。

家长切忌只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孩子,要学会欣赏孩子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努力,在孩子个体上进行纵向比较,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努力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声音

家校联手,完成中小衔接

教育好一个孩子,要靠家长和教师的紧密配合,才会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合作关系。家长要主动、积极地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支持和尊重老师的建议。对于孩子的问题,要和家庭成员统一认识,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要树立老师正面形象,家长不宜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避免损害教师的威信,不利于孩子接受教育和成长进步。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只有从心底尊敬信任老师,才能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才能成长得更优秀。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