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怎么过?我的青春我做主!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栾光煜
即将迎来自己的大学生活,这个假期,准大学生们想必都跃跃欲试了吧。但要清楚,大学并不是享乐的地方,而是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地方。能否较好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提早做好心理准备和合理规划至关重要。近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帮助准大学生们梳理一下,如何度过一个无悔的大学生活。
学会自我管理
大学和高中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高三生活两点一线,写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书,如同一只拧紧的陀螺;而大学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又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
老师不再跟前跟后,督促你学习;没有父母在身边,就没有了他们一刻不停地唠叨你要学习;课堂作业也不会经常布置。这种强烈的反差会让人突然感觉“不知所措”,生活一下子懒散了许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了,没人管其实是要你自己管自己。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成功度过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比如在生活方面,要努力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从小事做起,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合理开支,勤俭节约,在生活中避免互相攀比。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以多认识几个学长学姐,多向他们请教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也能对自己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起到催化剂作用。
做好合理规划
步入大学校门,首先面临的是社团在招新,建议准大学生们都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认真想想,自己有什么特长,有什么兴趣方向,或者想锻炼哪方面能力,想清楚之后,开学后争取加入一两个喜欢的社团,在当中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相关技能,同时还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作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合理规划,问问自己,“大学毕业要交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一个合理规划,并为之做些努力。竞争意识是现代生活中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在大学校园,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无时无刻不是充满着竞争。大学虽然不是应试教育,但分数的高低毕竟是衡量同学们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大学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与不学完全在于学生自己。大学老师的角色定位是“引路人”,大学课堂学的是“知识的精要”,真正的功夫是下在课堂之外。记者采访的不少过来人都认为,大学轻松却不能放松,大学生活再精彩,学习仍然是第一目标。
奖学金的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的评选也都不能不考虑成绩的因素。另外,有没有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有没有论文获奖,对每一位同学都不是无关紧要的。入党要靠竞争,因为要求进步的同学很多,当学生干部也要靠竞争,因为许多同学都想在大学里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大学的管理者们还为同学们设计了许许多多的竞争舞台,目的就是激励同学们的上进心、进取心和积极的心态。
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独自工作的效率,远不如旁边还有一些人一起干的效率高。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们称为社会促进作用。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与他人竞争是提高生活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建议同学们在学生时代,悄悄找一位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脚踏实地地去奋斗,参与各种竞争,积极的心态就会时时伴随着每一位同学。
学会沟通交际
人们常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的属性就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因此大学里,锻炼好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一点不容忽视,它决定着未来你是否能尽快尽早地适应社会。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无意的碰撞、不经意的言语伤害,或区区小利等,本来只要打个招呼、说声道歉,也就没事了,但双方都“赌气”,不肯放低姿态,结果争吵起来,甚至大打出手,想想,真是得不偿失啊。
同学之间坦诚相待、互通有无,有利于增进彼此友情,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冲突。多参与一些社团活动、公益行动、社会兼职等,从中积累与各种人打交道、处理各类问题的经验和能力,这些都是除了专业水平之外,敲开职场大门的“砝码”。
准大学生们,大学校园充满了美好,有着无限可能,切记不要浑浑噩噩、消极散漫地度日,四年一晃而过,力争要给自己一个无悔的大学生活,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