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88岁壮族老人罗敏华:胸怀不灭的激情 笔下是独具神韵的“中华龙”

本文作者李敏(左)与罗敏华(右)

文/李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连居住着这样一位壮族老人,他自幼受到兄长、岭南派绘画代表人物之一、新中国第一代画家罗鼎华的影响而爱好上了绘画。60岁以后,他厚积薄发,创作的作品在国内外书画展中多次获得金奖。其传略先后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辞典》《世界名人录》等。他先后被授予多项荣誉称号,他就是今年已88岁高龄的罗敏华老人。

从广西大山“迁徙”到大连海边

1932年9月,罗敏华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塘红乡那畔庄,那里高山丘陵连绵起伏,父亲罗兴球对他和其他孩子的期望,就是去念书、走出大山,光宗耀祖。

罗敏华先是念私塾、上“村小”,后入“乡高小”。1945年考取县立中学。1948年进入广西艺术学校。1951年初,罗敏华报名参加志愿军,保家卫国。被批准休学入伍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文工团,不久,被选送到北京中央军委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摄影培训班学习。后来,他被分配做摄影助理,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全军运动会”纪录片拍摄工作,近距离接触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

1953年春天,罗敏华被调到大连工作。1958年秋天,罗敏华离开部队,到大连铁道学院(今大连交通大学)宣传部工作。

退休后“闯荡”北京,开启绘画之旅

1990年初,退休后的罗敏华来到艺术名家云集的北京。在战友们的悉心关照下,开始实现他的梦想。他创作的《跃鲤奋进图》,捐赠给北京亚运会组委会后,被从数千作品中筛选出来,与楚图南、启功等大师的作品一起发表在《中国书画报》上。

初战告捷后,罗敏华用半年多时间创作了一幅4米长、1米高的百鲤图,当代书法大家沈鹏先生为之题字“百鲤迎晖”,参加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全国百位市长和百位画家迎香港回归》笔会书画展,引起画界同仁的关注。

罗敏华在与北京德胜门外广化寺释泽法师相识为友后,应邀经过三个多月的摩画,完成了15米长、1米高的百位佛像长卷图,这是他首次画人物的作品,该长卷后由法师传送到五台山收藏。

1998年夏天,罗敏华去西北旅游采风,为他创作《黄河颂》和《鱼水深情》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其中长5米、高2米的《鱼水深情》,图中的鲤鱼逆水奋进、百折不挠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发愤图强、不断创新历史进程的精神。该图作为特邀作品,参加《首届全国新闻界书画展》后,被联合国国际生态委员会评为国际艺术A级作品并予以收藏。

兄长是启蒙老师 “中华龙”自成一派

兄长罗鼎华是罗敏华绘画的启蒙老师,但两个人的绘画风格却迥异。罗鼎华具有岭南派的独特画风,罗敏华是“半路出家”,南北杂糅随意而画。由于南北艺术画派的迥异,两人在思维和艺术风格上都不同。比如画鲤鱼是罗敏华向罗鼎华学习的,但落于纸上,两个人的鲤鱼风格却大相径庭:罗鼎华所画的鲤鱼大都在平静水里同游至乐,十分悠闲;罗敏华画的鲤鱼却是在江河湖海里奋进腾飞,极具动感。

罗敏华表示,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龙文化,书画艺术作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何将中华文化与世界其它文化元素完美结合,让世人通过书画艺术的感召,唤起明心见性的同时又始终怀有对生命的感恩和对生活的激情,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了让国人都能够了解龙文化的来龙去脉,他经过数年对龙文化的研究和对龙图腾的整理和搜集,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开始直到当代的发展历程做了个相对比较全面的梳理,2019年9月,《中华龙——罗敏华画龙书法名家题词作品选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欧阳中石等人在认真了解《中华龙》的创作初衷和对相关作品进行审阅后,不吝墨宝,对每一幅作品作了点睛评论,黄昭歌先生欣然为《中华龙》题写了序言,罗敏华也被多家媒体誉为“中华画龙人”。

如今,已经88岁高龄的罗敏华每天仍然坚持着读书作画,悉心指导弟子学习。许多亲朋好友劝他:不要整天这么忙乎啦,好好颐养天年吧。他说:我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绘画到老。像一名战士那样,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