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求职季这些招聘骗局换了“马甲”

正是一年求职季。利用一些人急于寻找心仪工作或兼职的心态,一些不法分子伺机打起“高薪招聘”的幌子,骗取钱财。以招聘为名实为收费培训的骗局、变种“刷单”骗局、“招工美容贷”诈骗……目前,招聘市场上骗局花样翻新,令人真假难辨。专业人士提醒,求职者应聘时,要小心招聘陷阱,并保存好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追问

“点赞”短视频能赚钱

其实是“刷单骗局”变种

前不久,王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收到一条陌生私信,对方声称可以提供兼职机会,只要为平台里的短视频“点赞”,就能拿佣金。

觉得操作简单又能赚钱,王女士欣然接受了兼职,并按对方要求操作。“尝试做了几个任务以后,确实拿到了十几块钱。”王女士说,当她想继续做任务时却发现,当天任务已全部完成,要第二天才能有新任务。

得知王女士有兴趣继续做任务,对方提供了另一种兼职模式,这次没有任务次数限制,但是需要垫付资金。王女士不疑有他,按要求转账垫付了100元后,继续操作完成“点赞”任务,很快,她收到了本金和佣金共149元。

之后,王女士加大垫付资金,收到的佣金也随之提高,直到几天后,王女士在做完一次任务后没有收到钱,对方则陆续以任务“单数不够”“任务超时”和“资金冻结”等为由,让王女士继续转账。就这样,王女士8次共转账23000元。

“他最后又让我转1万元说是解冻资金,我才反应过来是被骗了。”发现被骗后,王女士只好报警求助。调查发现,这其实是“刷单”诈骗的变种。目前,警方已经立案调查此事。

提醒“刷单”骗局屡见不鲜,骗子以“零风险、高回报”诱导受害人参与刷单,并用小额佣金骗得受害人信任,目的就是希望受害人尝到甜头后加大投入。近期出现的“点赞”骗局其实是“刷单”骗局的变种,骗子利用短视频兴起,将“黑手”伸向了短视频平台用户。警方提醒市民提高防范意识,寻找兼职应选择正规的平台和企业,对于陌生人发来的兼职信息做到不轻信,不盲从。

追问

刚应聘就成了招聘者

还要贷款给老板花

今年6月,大学毕业的小何想要找一份工作,她在某求职平台找到了一家影视文化公司并前往面试。公司负责人林某告诉她,要先缴纳1000元的服装费,如果试用期合格就退款,小何如数交款,进入试用期。

没过几天,林某告知小何,她不合适这个工作,但是可以换到人事岗位工作。“说让我负责招聘,每招聘到一人就可以获得200元至600元不等的奖金。”小何说,林某要她在求职平台上支付5600元注册高级账号,说这样发布的信息会有更多求职者看到。当小何提出自己刚毕业,没有这么多钱时,林某表示可以网上贷款,并承诺会帮小何一次性还清贷款,只需每个月从她的工资里扣一部分钱就行。

在公司工作了两个月后,小何发现林某以各种理由不发工资,贷款的钱也没有按照承诺结清。不仅如此,小何还发现自己的遭遇并非个例,多名前来应聘的求职者也被要求贷款,金额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直到彻底联系不上林某,小何和同事们才发觉被骗。

接到报案后,民警根据线索很快抓到了犯罪嫌疑人林某。林某交代,他的公司就是个空壳,招聘完全就是为了让员工贷款给自己用。目前,犯罪嫌疑人林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提醒在整个行骗过程中,骗子其实漏洞百出,例如受害人还没有应聘成功就交了“服装费”,这显然不合理。试用期几天就说不合适,目的也是为了诱导受害人进入圈套,再用各种理由让受害人申请贷款,最终受害人不仅没拿到工资,还要去偿还一笔高息贷款,实际上,这些钱都进了骗子的口袋。民警提醒,找工作一定要多做核实了解,面对需要先交钱甚至要求贷款的工作一定不能轻易相信,很可能就是骗子设下的圈套。

追问

收费培训后推荐工作

却只是告诉哪里有招聘

21岁的张婷在网上求职时,发现一家科技公司招聘UI设计人员,岗位要求条件不高,于是便投了简历。面试后,HR承诺,可以在公司或与公司有合作的企业工作,但前提是参加公司的内部培训,培训收费、分期交,一共1.78万元,培训后百分百安排工作,月薪不低于4000元。考虑到公司规模不小、培训可以提升个人能力,张婷便与这家公司签订了培训协议和贷款协议,由一家分期贷款平台分期提供贷款。

培训时长近半年。当时,张婷班上一共有20多位同学。培训结束后,HR“教”他们伪造工作经历真假参半的简历,编造面试话术,“不能说自己是培训机构出来的”,而所谓的推荐工作,也只是告诉学员哪里有招聘,让大家自己去投简历应聘。

“事实上,培训开展至一半时,我们看新闻发现这是个骗局。”张婷后悔不已。分期每个月要还1400元。在父母的帮助下,她还了几个月,共计1万余元。由于推荐工作的承诺没有兑现,“剩下的几千元,我不想还了。刚开始不还的几个月,他们会催我,后来我换了手机,就开始给我家人打电话。”

这种培训协议属于服务合同范畴。对于已经掉入这类陷阱的人员,北京市东友律师事务所杨博玉律师建议赶紧终止培训协议,停止付费或者要求培训公司退费。  

提醒这种以招聘为名、实为收费培训的骗局,在杨博玉看来,一般是针对初入社会的人或是没太多应聘经验的人,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公司抓住了这些人的弱点和求职急切心理,以招聘做幌子,忽悠这些人员参加培训,以此收费赚钱。“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给员工做岗前培训不应收取任何费用。”杨博玉说,求职者如果在面试时或入职时被招聘公司告知要缴费用,要提高警惕了,“这很有可能不是真正的招聘,真正招聘人员的企业是不会向应聘人员收取任何费用的。”

追问

月薪8万但要先整容

实为“招工美容贷”诈骗

一份工作月收入可以达到八万,前提是入职之前先整容。面对这样“优厚”的工资待遇,你是否会动心呢?近日,北京市公安局打掉了多个“招工美容贷”诈骗团伙。

大学毕业生小李(化名)去年12月通过网络投递简历,得到了某公司的面试机会,面试官声称这份工作月薪可达8万元,但要求求职者入职前需要先整容“变美”。钱不够可以向网贷平台申请贷款,一切费用由公司报销。

信以为真的小李在医疗美容诊所“贷款审核员”的“帮助”下完成了高额网贷并做了微整形。可事后,面试官却百般敷衍,甚至恶语相向。

对此北京警方表示,面对高额贷款和骗子公司的双重压力,有些被骗者承受不了压力,选择了“吃哑巴亏”,有些受害者甚至被迫走上有偿陪侍、诈骗的道路,变成诈骗犯的帮凶,形成恶性循环。

“美容贷”的链条究竟藏着怎样的猫腻?北京市公安局机动侦查总队一支队支队长郑警官解释,“美容贷”的第一步是以“高薪”为诱饵发布虚假广告,吸引应聘者前来面试;第二步是在求职者面试时提出整容条件,并开出丰厚的月薪、整容贷款包报销等假承诺,以打消求职者疑虑;第三步是受害者接受整形方案后,由专人为应聘者“服务”申请贷款,或协助其伪造资料,骗取贷款;第四步是完成手术后,公司拒绝兑现高薪、报销等承诺,并用各种低劣手段迫使求职者自行放弃。

提醒求职者要理性求职,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情况。面试的疑点也要多加注意,面试官不看简历,在路边、汽车里、咖啡厅就草草完成面试,并且入职前附加苛刻条件等,都需要慎重考虑。在贷款方面,更要理性评估自己的偿还能力,不要轻易被他人“忽悠”让自己尚未入职便背负沉重的债务。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