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让绿色之风吹遍大连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丁一)9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是祭祀先祖、寄托哀思的传统祭祀节日之一。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大连市不少社区纷纷结合疫情防控和居民祭扫实际需求,推出了各种绿色、环保又低碳的祭祀方式,引导辖区居民树立文明祭祀意识。敬献鲜花、书写寄语、家庭追思……如今,大连市民有了更多绿色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文明祭祀的理念已蔚然成风。
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居民网上祭祀
社区“手把手”教你“云上”寄哀思
“祭祀的方式有很多种,敬献鲜花、种植绿化、家庭追思、集体公祭等不仅能表达后人的哀思之情,也能营造低碳绿色的文明祭奠氛围。”甘井子区南关岭街道姚兴社区的社区书记徐艳告诉记者,为居民们寻找寄托哀思的新方式,成了近年来社区劝阻居民烧纸祭祀的有效方式。
徐艳表示,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无法组织辖区居民通过集体公祭的方式追思先人,社区今年倡导居民“云祭祀”,社区专干、楼长在居民微信群、QQ群中发出“网上祭祀”的倡议,对年龄较大的居民,社区专干还“手把手”教居民“云上”寄哀思。
“现在网上祭祀平台很多,我们可以在线写上纪念文字、添加亲人照片,进行上香、献花等线上供奉,还能微信分享给亲友,让居住在外地的亲友一起参与祭祀,表达对已故亲友的的思念之情。”居民王大叔说,相比于“烟熏火燎”的传统祭祀方式,“云祭祀”更省力、更安全也更文明,应该成为常态化的祭祀方式。
居民承诺文明祭祀(资料图)
家庭追思会:追忆逝者生平往事
在客厅里摆上父母的遗像,放上老人生前喜欢的水果、鲜花和遗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翻看家谱,观看已故老人在世时的视频记录……家住中山区桃源街道长利社区的曲晶阿姨一家,在祭祀节日举办家庭追思会已经近10年了。
曲大姐告诉记者,前些年,她和儿子整理了公婆于、陈两家五代300多口人的家谱,还保存了不少老人用过的物品。每到中元节这样的祭祀节日,他们全家人都会坐在一起,拿出老人在世时的照片或视频来看看,共同回忆遗物背后蕴藏着的往事。家人都认为这种追忆方式虽然简单,却非常有意义,相比传统的祭扫方式,既文明环保,又感人至深。
用绿色文明方式追思亲人,曲阿姨一家是长利社区文明祭祀的一个缩影。刘隽希是长利社区的社区副书记,也是14个网格员中的一员,每到祭祀节日,刘隽希他们在辖区网格内通过发放倡议书、小喇叭广播、宣传车、网络宣传、免费发放鲜花等多种形式,让“绿色祭祀”之风吹进每户家庭。
文明祭祀已成大连“新民俗”
8月29日、30日,是中元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也是各个墓园祭祀的高峰。记者在不少墓园看到,一捧鲜花成了很多前来扫墓市民的“全部装备”,思亲莫让烟雾绕 ,鲜花一束更环保,如今在大连,绿色、生态、文化殡葬理念深入人心,文明祭祀已经成为了一种“新民俗”。
“过去检查殡葬市场,卖烧纸和祭品的商贩不但东躲西藏,甚至还会和执法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现在再去检查,卖烧纸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卖鲜花的商贩变多了。”大连市民政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梁家峰告诉记者,每到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传统祭祀节点,民政执法人员都要在各大祭祀场所巡查。自2018年12月1日,《大连市殡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墓区周边卖鲜花的场面已经取代了以前的卖烧纸和祭祀用品的场面。
献一束鲜花、录一段视频、写一封“家书”……近年来,大连市各区政府、街道、社区,殡仪馆、各公墓不断开拓、丰富文明祭祀活动的种类,引导市民在潜移默化中破除陋习,让文明绿色祭祀成为习惯,让文明祭祀成为新风尚,合力助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