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教育绽放荣光

数字课堂“大连速度” 高考成绩领跑全省 防控疫情全员出动 大学生就业路径更宽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曲琦 于艳新

9月1日,我市中小学开学啦!孩子们,家长们,教育工作者们,心里都是满满的激动。期待这一天,太久!

这是不平凡的2020年,线上教学、疫情防控、中高考、大学生就业……一项项重头工作占据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一个个身影忙碌在讲台和云端的课堂上,一场场就业服务积极保障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当新学期如约而至,秋高气爽的九月,我们收获成绩、收获希望,更收获一份属于大连的荣光!

大连教育数字课堂收获傲人成绩单

2月3日,市教育局成立网络教学指导小组,5天后完成大连在线教育方案,504名教师启动录课;2月15日,大连教育数字课堂上线……这是一份彰显着“大连速度”的工作记录,即使比照国家网络云课堂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我们的行动依然可以用“更快”来形容!

如何能让在线课堂生动有趣?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市教育局一声号召,广大教师雷厉风行,从学科指导到生活技能,直至艺术修养和体育锻炼,无数一线教师共同开启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云端课堂,而背后的故事却让人啼笑又温暖:身手敏捷的体育老师为了备课练习到大汗淋漓,可面对摄像机就大脑“断片”;教学生做紫菜包饭的综合实践课老师,因为重拍了太多条,导致全家吃了两天的包饭才清除了“库存”;为了达到没有噪声的最佳效果,一人录课全家禁声,走路太空步,别开水龙头……与此同时,大连开设21条中小学生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及时疏导学生居家学习中遇到的亲子矛盾和心理难题。

“我们的老师是最可爱的人!”记者第一次听到市教育局局长赵阳说这句话是今年的3月1日,那天大连教育数字课堂延期开学第一天,我市广大教师已经提前准备好未来线上学习两周的录课资源制作,63万名学生的课堂从教室到云端“一键切换”!

这,只是一个开始。如果说录制在线课程是一部分优秀教师的云端展示,正式开学后,全体教师全部进入了在线学习的阶段。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质量,市教育局特别编制下发了《线上教学工作指南》,指导各地区、各学校全面开展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生的“互联网+教育”实践。记者看到的是一个个班级群里,教师们从早到晚守在“线上”,督促学生认真收看教学资源、批改作业、随时答疑、心理辅导……对于今年的毕业生来说,突然改变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巨大考验,市教育局与教育学院调动全市1600多位骨干教师,全学段覆盖进行教学资源录制,给每所学校在学习资源上做到了保底;各高中按“一校一案”准备校本学习资源,各学校积极开发适合校情的个性化学习资源,点面俱到,成为有益的补充。

4月15日,大连高中在全省率先复课。恰逢大连市教育局等15部门刚刚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管理引导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为核心,以培养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做好青少年工作的良好氛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从线上到线下,全市各部门积极联动、共同关注,广大教师厉兵秣马、等待检阅。果然,汗水之后便是收获,这是一份属于大连的傲人成绩单——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中,全省为60人,其中大连26人;通过强基计划的人数中,全省总计162人,我市为49人;全省有7名学生被保送至清华北大,我市为5人;高考700分以上全省25人,我市为6人;清华北大的高水平艺术团的录取中,全省12人,我市为5人;清华北大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中,全省3人,均在我市。此外,目前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被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为28人,为全省第一;育明高中被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为22人,为全省第三;大连市第十五中学被清华大学录取11人。2019年五大学科联赛获国家级奖项情况统计中,全省6人选入国家队,大连为4人;全省12人获国家一等奖,大连为9人;全省25人获国家二等奖,大连为17人;全省16人获国家三等奖,大连为9人。

“抗击疫情,我们在现场!”

7月22日,我市中小学教师刚刚放暑假,只听一声召唤,他们立刻冲向新的战场。7月23日深夜,甘井子区教育局向各学校发出动员,请教师们协助做好大连湾街道居民核酸检测工作。第一批主动请战的几乎都是各学校主要领导、党员先锋和骨干教师。

7月24日,甘区实验小学校长王丹带领7人志愿小分队集结于大连湾,清晨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一干就是12个小时,白天完成了3000余条信息登记和2000余条电脑录入,连夜再将余下的千余条信息数据录入电脑,完成所有数据汇总、信息核实已是凌晨2时多了。

7月25日,甘区沙岗子小学校长孙建刚在工作群发出招募教师志愿者的通知,瞬间完成了31人的报名。“他们明知道一线很苦,防护服一穿上,汗水直往下淌,眼睛会被蜇得睁不开,从早忙到晚,却那么积极,我当时看着屏幕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孙建刚的爱人也是老师,他们俩奋战在不同的检测点上,只能把岳母请到自家来照看六年级的孩子。一天,岳母也需要返回老家做核酸检测,他们就干脆把孩子带到学校检测点来陪着一起工作。

“我来了,多干一点,大家的工作量就能减轻一点。”说这句话的是甘区港湾小学的党员教师沈文光,她还有一个月就要退休了,仍主动请战、前往一线。她每天顶着烈日、穿着防护服,奋战10多个小时,不停歇地伏案录入信息。毕竟上了年纪,那些身份证信息、电话号码、住址信息让人眼晕,她就让爱人来陪她一起工作,共同校对录入信息是否准确。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们900位甘井子区教育人也像军人一样奋战在‘前线’!”时任泉水小学校长郝梅早上8时来到拉树房村工作了近10个小时后,傍晚6时又赶往新的“战场”大连湾欣家园社区服务中心,忙碌到昨天凌晨2时多,短暂休息后,当天下午,他们又去前线“战斗”了。

……

从7月23日到8月9日,甘井子区作为疫情防控关键区域,广大教师们为了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连续冲锋在前线18天!该区97所中小学(含民办学校)、33所幼儿园的6316名教师累计志愿服务35450人次,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了磅礴的教育力量。“我们的教师是最可爱的人!”这是记者第二次听到市教育局局长赵阳说这句话,他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在大连有需要时,广大教师迅速筑起一道铁军!爬楼梯、登记信息、维持秩序,哪怕起早贪黑,哪怕汗流浃背,每次报名时仍旧争先恐后,没有人退缩。有这样的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师队伍,是大连的骄傲!”

同样位于疫情防控中心的西岗区教育局在7月25日深夜接到紧急通知,需要调配教师到社区参与核酸检测,接到命令后,各学校校长、党员干部、党员教师冲锋在前,各支部群报名踊跃。至第二天早6时,180名党员全部就位,局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全员投入、全时待命、全域铺开,用担当和责任将党旗插在疫情防控的“战场”。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的重点群体之一,他们就业与否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牢牢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抓在手上,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非常举措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持续不断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付出终有回报,我市全力推进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换来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全市2019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较去年年底提高11.34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纪录。

今年,市人社局出台《大连市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举措》,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点、堵点,打出政策组合拳,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召开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和就业帮扶工作部署会议,建立数据统计和定期上报制度。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数据信息按照我市行政区划分解下发,要求各地区采取基层服务岗位优先安置、推荐参加就业见习、定期推送就业岗位信息等措施,推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为了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市人社局积极开发岗位。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专项提供高校毕业生岗位404个。市人社局先后两批向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及各国有企业、各有关单位发出通知、倡议,广泛征集开发就业岗位。经过多渠道、大范围归集和综合比对、多轮筛取,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共成功征集42家全市各级、各类国有企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885个。举办 “大连市2020年高校毕业生招聘月”活动,首场网络招聘大会采取“现场+视频直播”的形式,在市内外10所高校和我市13个地区设立了分会场,同时向全国直播,有50家市内外高校毕业生和90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依托大连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9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公益性专场招聘会,612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2892个,帮助1098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各地区结合实际,通过举办招聘会和开设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3046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推送岗位及政策信息1.8万余条次。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13个区市县的1770名基层人社干部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积极核查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摸清就业意愿和就业需求,开展“一对一”就业服务。中山区通过“社区大管家”、街道计生平台、低保数据库等工作载体开展入户登记调查,对本辖区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西岗区开通就业服务热线,运用信息化手段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便捷服务;沙河口区社区专干与各楼长建立顺畅的工作联系,提前摸排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甘井子区将离校未就业困难家庭毕业生和残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前置,通过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提高就业帮扶的精准性。

“到年底前,我市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根据省人社厅下发的数据,我市今年接收2020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9000余人。”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人社部门要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兜底责任,切实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确保年底前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达到90%以上,努力保持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