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卡脖子”技术 释放氢能量

据业界预测,10年内中国氢燃料电池车将达200万辆,行业产值突破万亿元。而在这一新能源产业化进程中扮演“急先锋”的,正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邵志刚。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用一个个重量级的科研成果,不断释放氢能量。


膜电极是氢燃料电池的动力来源,好比电池的“心脏”,但反应中所需的催化剂——“铂”造价高昂,能否保证效能又降低成本,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项“卡脖子”技术。经过不懈攻关,邵志刚团队最终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技术成果已应用到车用氢燃料电池生产中。

不久前,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双极板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成功投产,装备新型氢能源公交车等产品。这一技术同样来自邵志刚团队。这种电池电堆采用薄层不锈钢材料,具有体积小、耐低温、成本低等优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除了攻关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邵志刚还带领团队在制氢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掌握了绿色氢能源的自主可控技术。20多年来,邵志刚始终专注于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共申请专利200多件,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近30项、国际标准1项,成为这一前沿领域的“全才”。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