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关系国计民生

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人口普查是摸清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

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了解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流动人口变化情况,有助于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小区新生儿童多,今后上学难不难;有些道路交通很拥堵,如何规划更科学;开发一款教育APP,市场规模有多大……解决好这些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掌握人口状况的发展变化。

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人口普查是摸清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进行六次人口普查,获得了翔实的人口基础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摸底已于10月11日展开,将于11月1日起进行正式入户登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关键节点的一次人口全景扫描。这对于准确把握人口发展新情况新特征新趋势、推动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人口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及时开展人口普查,全面摸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最新情况,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状况,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比如,劳动力数量和素质是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之一。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将会直接引起社会职业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发生变化。通过人口普查,科学制定应对措施,优化和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和素质,将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信息支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完整详尽的人口信息既是制定和完善公共政策的基础,也可以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比如,充分了解我国老龄群体的分布状况、需求结构、健康状况等,有助于构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养的社会服务体系。又如,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活力的重要来源之一,人口流动的流量、流向、速度等在新时期发生了重要变化,全面掌握这些信息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必要条件。通过人口普查了解人民群众需求,将公共资源分配到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才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相应的战略和政策支持。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人口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准确识变、因应施策,才能科学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了解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流动人口变化情况,有助于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14亿人口进行普查,任务艰巨、环环相扣,既需要全民支持、全民配合,也需要科学设计、严密安排、精心组织。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严谨,确保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圆满成功,就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口数据支撑。(殷 鹏)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