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岩:一个把缸窑做成文化的女人

文/记者 阎华 图由受访者提供

围炉、吃茶、捏泥……作为今年大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炻器”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已经五十挂零的邢岩最惬意的事情就是用大连本土拥有百年历史的制作大缸窑泥土,创作开发出适合当下人们需求有强烈地域特色的陶瓷作品。11月5日至20日,以“凝心冶陶”为名的邢岩陶艺展在山涛艺术馆开展,这是邢岩十几年创作的阶段性汇报展示,开幕式当天,大连市副市长张志宏提前到展馆参观,仔细询问了辽南炻器的特点、功能及其采用的“大连青泥”与“宜兴紫砂”的异同等专业性问题。




半路出家接触“百年缸窑”

中文系毕业的邢岩与艺术并不沾边,2008年的某一天,她去旅顺拜访同为文友的作家李永春老师,发现李老师还是一位陶艺家。邢岩被李永春家里摆放的陶瓷作品深深吸引,她问李老师:“这些东西我能做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李老师便把她带入这个水、火、土相容的世界,当看到从大地挖出的泥土,经过水的淘洗与浸润,加上反复揉搓捶打,最后烧成形态各异的精美陶器,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她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像手中的泥土一样“浴火成陶”。

为了在田野间寻泥探窑学习制陶,“半路出家”的她揣着一个小本子,远赴江南拜师学艺,逐步掌握了紫砂与其他陶艺截然不同的“打身筒”“接泥片”的成型工艺,随后,她背起行囊外出研修,学习的足迹遍及江西、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尤其是进陶瓷专业院校进修后,使她对陶艺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越是本土的,越是世界的。”

练就一身制陶基本功的邢岩将目光转向自己脚下的辽南大地,在旅顺郭家村文化遗址,一片破碎的陶片让邢岩揣摩4000多年前的制陶工艺许久,她从中探寻着陶片纹饰背后的文化意义。

在朋友的引荐下,邢岩找到了位于金州得胜的刘家窑——始建于1644年被列为大连市不可移动文物的一个窑址,邢岩拜这里的最后一位制陶人刘兴谋为师,学习了以刘家窑古窑祖先所使用的“大连青泥”为原料创作作品。“以刘家窑为代表的缸窑文化是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中间状,紫砂、水缸和碳酸陶瓷都属于炻器。”邢岩向记者介绍刘家窑的烧窑历史,“直到近几十年才逐步衰落消亡,只留下‘缸窑’这一地名还在诉说昔日的荣光。”

为了抢救辽南炻器,邢岩花大力气收集整理本土陶艺相关文献,走访辽南炻器历代传承人,逐步建立辽南炻器传承与发展的档案。

从此,立足本土,“哈迷湾红陶”、“大嘴子岩陶”等系列作品,以大连本土出土的鬲、簋、壶为原型,功能与现代城市生活巧妙结合,形成了朴素典雅、返璞归真的风格,使邢岩一次次在各类陶艺大赛中获奖。

2019年,邢岩获批成为“辽南炻器民间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说:“这不是一项荣誉,而意味着肩上的责任。”

挖掘“缸窑文化”金矿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13年至2016年,大连每年都承办全国工艺美术周的系列活动,邢岩在一次活动中遇到了另一位恩师史玉琢教授。史玉琢是沈从文的弟子、中国重大考古现场的专家,也是美术高校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的主编。当年史玉琢被主办方聘请作为工艺美术周评委和评审,在看到邢岩用大连本土的泥料制作红陶系列作品后,她不断地点头称赞并亲切地对邢岩说:“红陶能做成这种程度,一改炻器的粗犷又适合当下生活的需要,难得!你应该跟我学,做我的学生。”

评选结束后,史玉琢教授将自己的手写教案寄给邢岩,邢岩如获至宝:“自己平凡得就像脚下的一抔泥土,在水与火的洗礼中重生,如今更是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从此,邢岩的作品除了继承大连百年缸窑文化的手工制作技法的精髓,在造型上更加丰富多彩。2019年,大连民间文艺70年70人征集评选活动揭晓,邢岩荣誉当选,

在金普新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栗苑、青馨等社区领导的支持下,邢岩以童丽宫、社区活动室和大连艺术品交易中心为基地,毫无保留地传授辽南炻器制作技艺,传播本土传统陶艺文化。

在邢岩看来,以刘家窑为代表的缸窑文化,不单纯是一种手工制陶技艺,而是辽南古城金州一段值得发掘的历史,更是大连城市发展史上的一种特定文化符号。面对记者,邢岩感慨道:目前国内一些与金普新区缸窑有着相似历史的缸窑村,不仅在本地历史文化的保护中走在前面,还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携手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大缸窑文化的开发与投入,有的已经成果显著。

邢岩说,在今年召开的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会上,她向各级政府和文化旅游主管部门介绍了各地的成功经验,希望对大连今后保护与发掘缸窑文化与历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