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遇上年轻人 “戏曲进校园”一票难求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金东淑)熟悉的《水浒传》故事情节、细腻传神的表演,经典武生戏《蜈蚣岭》一亮相,台下便是一片叫好声……大连交通大学旅顺校区礼堂,800名师生正在欣赏一台唯美的传统视听盛宴。

12月7日,由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中共大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大连市教育局、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连新闻传媒集团主办,大连京剧院承办的“2020年大连市戏曲进校园”活动拉开了进校园演出的帷幕。



戏曲进校园“一票难求”

武松、穆桂英、杨四郎……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花脸、老旦的对手戏《赤桑镇》,《探谷》中穆桂英率众将士奋勇杀敌……婉转悠扬的唱腔,行云流水的动作,大连京剧院演员们用精湛的表演让一个个经典故事变得生动鲜活。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台下叫好声不断。该校学生尹安生表示,“这几折戏都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和故事,用国粹的形式表现出来,只能用惊艳形容!这样的演出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是最好的传承。”


大连交通大学团委副书记赵春越告诉记者,学校平台发布演出消息,点击量过万,报名人数达几千人,可谓一票难求。该校大一新生晚上是自习课,学生们找老师央求,可不可以串一下,太想看这台演出,因为从来没有在现场欣赏过京剧。学生金煜浛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欣赏京剧,“原来这么有意思,没想到扮相这么好看,国粹中的红娘也可以这么俏皮。《赤桑镇》中,花脸原来是女演员,要不是主持人介绍,还真看不出来。”

现场,很多学生边看边录,原来是要给未到现场的同学们分享。



“戏曲进校园”常态化 

戏曲进校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以来,大连市作为全省戏曲进校园的首批试点城市,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市直有关单位,组织全市大中小学校开展推戏曲演出进校园、推戏曲内容进课堂、推戏曲学唱进院团、推戏曲专家进社团、推戏曲专题进培训、推戏曲宣传进媒体、推工作管理进考评“七推七进”活动。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戏曲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同时,把戏曲进校园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纳入全市“打造文化大连”文化惠民品牌建设中,促使活动接地气、落实处,做到了开展活动有计划、推进活动有措施、交流活动有成果、经验推广有现场。

(以上图片均由邢毅摄)


据悉,4年来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各类学校数百次,仅2019年进校园就达31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戏曲特色项目发展也从普及开始渐渐发展为专业化、常态化的项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也在学习国粹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

“戏曲进校园”先带你“玩”

如何让戏曲走近孩子们,让他们感兴趣?

大连市委宣传部结合学校实际、学生个性特点,着力解决“怎样才能让戏曲走近孩子们,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在剧目上的选择上,让学生们易理解、易看懂、有兴趣,进校园的戏曲都是经典的折子戏片段,如《三岔口》《柜中缘》《锁五龙》《赤桑镇》《十八罗汉收大鹏》《大闹天宫》《器乐演奏·夜深沉》等,演出过程中还穿插了戏曲知识的问答和互动环节。

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兴趣。开设兴趣班,将戏曲元素融入到学生愿意参加的武术、形体训练、手工制作活动中,结合学生特点自编自创校园十二式操、京韵操等活动,以活泼运动的方式带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由兴趣引领学生关注喜爱戏曲。在媒体开设古代诗词赏析戏曲人生》专栏、《文艺大连》在线连播等,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习戏曲知识,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今年网上网下活动相结合,加大线上文化产品供给。向全市中小学免费发放《辽宁省第一套中小学戏曲健身韵律操》,开展戏曲韵律操学习活动,在疫情期间满足大中小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将戏曲典型故事、优秀剧目选段、戏曲文化知识,通过视频、图文、网课等新媒体方式呈现,提高线上参与度,扩大覆盖面,让广大中小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参与。

“青春戏曲风”进10余所高校

针对本次走进高校青年大学生实际,今年在剧目的选择上更是精心策划,充分发挥戏曲艺术在传承文化、涵养道德方面的独特作用,带着《四郎探母》《杨门女将》《红娘》《赤桑镇》《蜈蚣岭》等传统名剧走进各高校,并与各高校大学生联袂同台演绎,充分地让中国京剧走进青年人身边,加强我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据了解,2020年大连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将秉承“鉴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理念,继续走进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10余所高校,必将在大连高校学生中掀起“青春戏曲风”。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