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发布】发现早传播快 本次疫情涉及场景多情况复杂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冉嬛)2021年1月3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十三次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副主任赵连在会上透露,本次疫情是我市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加强对冷链行业严格监管,其中4例是在冷链从业人员每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的,1例是新住院患者入院检测中发现的,1例是参加研究生考试前发现的。之后通过密切接触者排查、重点地区全员筛查,逐渐发现阳性感染者。


疫情散播速度快 出现超级传播现象

从流调中发现,12月15日报告疫情当天,疫情已经在金座商厦快速传播,并已在家庭聚会,人员聚集中产生社区传播,阳性感染者陆续被检出,疫情集中的5个核心区域逐渐显现出来。从袁某12月11日引入,到12月21日实行重点区域封闭管控,10天传播4代出现26例,播散的速度快于“7.22”疫情。

与此同时,码头工人到过的金座商厦位于核心商业区,人员数量大,流动性强,导致病毒快速传播。防控战线从冷链码头到社区、商场、学校、医院,涉及各类人群,多个场景,情况复杂。而且出现超级传播现象,金某(病例35)通过一次家庭聚会造成11人全部感染,之后又传播到所居住的楼道单元住户及其他社会接触人员,造成33人感染。

迅速切断病毒传播源 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疫情发生后,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对病例所在社区采取管控措施,开展管控区全员核酸检测,12月20日发现首例与码头工人没有关联的病例,21日在社区筛查发现第2例无关联病例,迅速采取深入流行病学溯源工作,经大数据排查,发现这两例病例均去过金座商厦,同日发现阳性的病例中,均与金座商厦有关联,其中有商户,也有顾客,截止目前共报告20例金座商厦内商户、顾客病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显示,高度怀疑由码头搬运工人无症状感染者袁某(病例5)在未检出阳性时到过金座商厦传播引发。

疫情发生后,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第一时间成立金座商厦工作专班,先后从5个工作方向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自20日下午17时起,金座商厦及周边32家商铺已全部关停歇业;21日早晨,立即对商厦及周边商铺实行24小时全封闭管理,做到里不出、外不进;组织专业人员分别对金座商厦内部和周边商铺进行了环境采样和全面消杀,坚决切断病毒传播源。

全市设置185个登记检测点 全面排查相关人员

与此同时,加大摸排力度,第一时间查找从业人员、顾客及从业人员家属,切实做到底数清楚、及时管控。通过流行病调查,锁定对周边商户及底商的管控范围。公安部门开展大数据比对,并调取商厦监控资料,进一步排查相关人员。对外发布紧急寻人,公布市区两级疾控中心电话,全市设置185个登记检测点,广泛查找到过金座商厦的相关人员,对登记人群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坚持“四早”原则,在确诊病例居住地的地理分布基础上,全面加强社会面大排查,从严从快从速加大排查力度,既扩大防控区域范围,又做到精准防控。我市认真研判疫情特点发现阳性感染者的所在区域,均与金州主城区5个街道有关,为科学精准划定管控区域和核酸检测范围,以首例与码头和码头工人聚餐地无关联病例为中心,半径3.5公里以内区域,并包含金润小区、金座商厦等重点区域划定为核心管控圈;将金普新区友谊、先进、拥政、光中和站前五个街道划定为封闭管控圈;将金普新区全域划定为重点管控圈;将金普新区外围划定为外围管控圈,分别进行管控和不同轮次的核酸检测,从中陆续发现29例(社区21例,重点人群8例)感染者。

从目前阳性感染者分布区域看,阳性感染者主要分布在核心管控圈,集中在封闭管控圈内,证明我市核酸检测的区域划分是较为精确的,并取得良好效果。

我市疫情总体可防可控 形势向好

综合以上证据,初步判断,此次疫情是以大连港码头工人搬运外籍货轮上新冠病毒阳性散装货品导致感染为源头,经搬运工人在金座商厦活动,而导致在金座商厦内引发商户和顾客的感染,经过感染商户和顾客引发家庭内传播。从而使疫情病毒从冷链码头传播到社区、商场、学校、医院,并涉及各类人群。目前,经过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我市疫情总体可防可控,形势向好。

“广大市民朋友们,元旦假日已近尾声,大家又要进入紧张的工作学习中,提醒大家外出时要科学正确规范佩戴口罩,自觉与他人保持一米社交距离。”赵连提醒市民,注意饮食卫生,不生吃水产品,不吃未烧熟煮透的菜肴和来源不明的野味。时刻关注家中老年人、婴幼儿的身体状况,如有发热、咳嗽、咽痛、腹泻、乏力、全身酸痛、味觉异常等症状,要早报告,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医。

编辑:姜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