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发布】大连市按照“就近就便”原则设立105个疫苗接种点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丁一)1月7日,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十七次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副主任赵连介绍,当前大连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向好,继88岁最大年龄患者出院后,我市年龄最小患者3个月的宝宝也于1月6日顺利治愈出院。


据悉,截至2021年1月6日0时至24时,大连市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和本地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1例,本地无症状感染者31例。另外记者了解到,当日下午,大连市又有3例确诊患者出院。尤其是市民朋友特别关心的顺利进行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苏某于今日治愈出院。截至目前,全市累计15个确诊病例和9个无症状感染者共计24个患者出院。

科学有序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疫情的传播。赵连介绍,目前我国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保护效力及保护时间均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合格疫苗的标准。

目前大连市按照“两步走”方案开展接种工作。第一步,针对第一类疾病感染高风险人群和第二类关键岗位职业人群开展接种。第二步,随着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或者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

当前,大连市按照市民接种“就近就便”原则,已在各区市县设立105个疫苗接种点,其中,对因私出国、留学生人群,各区市县均专设一个接种点提供接种服务。随着大连市疫苗接种工作的科学有序推进,将继续科学合理的布局疫苗接种点,切实满足市民的接种需求。

赵连强调,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均有关。接种疫苗后仍需按照有关要求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注意呼吸道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重点行业从业人员要按照相关行业标准做好严格防护。

严格执行冷库冷链食品消毒、核酸检测和从业人员防控管理规范

严格落实首站定点冷库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规范。充分发挥消毒对新冠病毒的杀灭作用,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切实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风险防范,做到“批批检、件件消”,遵循“先清洁,后消毒”工作流程。在切实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场所环境、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等的预防性全面消毒。重点做好如集装箱、冰箱和冰柜等内壁、冷链食品外包装箱、用品用具、工作场所、在卸货、装运过程中可能接触的其他物品或环境表面,进口冷链食品流通环节中,货品出库之前,运输工具内外表面的消毒工作。

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工作规范。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人员须经过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的2名以上人员担任。核酸检测抽样采集样品的数量根据同种类、同批次货品的总件数(N)按一定比例抽取,确保每种必采,每批必采。

严格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疫情防控管理。新入职人员在入职前进行14天健康观察和进行2次核酸检测(第1天和第13天检测),对来自疫情区域人员还需持有7日内血清检测报告;建立从业人员信息档案并实名登记,从业人员实施集中居住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由专人负责每日健康监测,做好“员工健康监测情况表”登记;码头装卸、搬运、掏箱从业人员离职前,须脱离工作环境后隔离观察14天,且经过2次核酸检测阴性方可离开(第1天和第13天检测)。码头装卸、搬运、掏箱以外从业人员离职前,须经1次核酸检测阴性方可离开,并备案离职去向;对装卸储运过程人员、运输司机、销售经营和餐饮加工过程人员的防护,必须按照规定做好人员防护。

进一步强化农村疫情防控

赵连介绍,岁末年初,农村集市、庙会等进入高峰期,结合近期河北地区发生农村聚集性疫情,充分说明了农村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大连市采取严格措施强化农村疫情防控,严控各类集聚性活动,管住各类集聚性场所,守住农村第一道哨点,一旦发生问题就地管控,坚决防止风险传播。

编辑:姜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