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王大鸣在大会发言中建议

加快数字农业建设培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石朕)数字农业具有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的优点,能使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昨日,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政协委员、致公党省委会主委王大鸣作大会发言时提出,紧抓发展窗口期,聚焦系统推进体系、平台支撑体系、应用场景体系、人才支撑体系等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农业数字化生产力的建议。

“抓紧制定出台数字农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的集成应用举措,以数字化推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对于构建系统推进体系,王大鸣委员提出,优先布局新型基建,支持“三农”5G网络、物联网等新基建、农业数据资源整合等项目建设,形成数字农业“一张图”。

“数字经济显著特征是平台体系竞争,发展数字农业需要大平台支撑。”王大鸣委员表示,打造农村电商平台,省级层面可以与大型电商平台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借助其人才、技术、品牌等优势,深度布局、整合发展。专业技术平台上,要深化与信息技术企业以及产业联盟合作,搭建农业特色产业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提供区域性解决方案。

“数字拓展应用应该在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农业工厂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我省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645万亩,“十四五”计划建设1057万亩,通过遥感技术、智能灌溉、农业气象监测等场景应用可以提升质量效益。“设施农业可以在全省范围内选择重点品种、重点地区,加快推进温室大棚数字化改造,以数字化牵引带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王大鸣委员建议。农业工厂,包括种植厂和农产品加工厂,可以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开发适用于农业的多样性智能装备,拓展定制式生产。

当然,数字农业的推广,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王大鸣委员建议,培养一批懂数字农业的干部,提升县乡干部数字化发展思维;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创新大咖,将致力于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商业模式与农业相嫁接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培训一批热爱数字农业的职业农民,让广大农民成为灵活使用“新农具”、高效从事“新农活”的新农人。

编辑:姜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