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历史的尘烟》近日出版 李菁:听亲历者说,见时代风云

文/董晓奎 (图由李菁提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李菁在普兰店市(现普兰店区)第二中学读书,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母亲是高中语文教师,受家庭环境熏陶,她酷爱阅读,格外偏爱人文历史题材的经典作品。李菁并没有刻意地去学习写作,但大量阅读所带来的优势自然在作文中充分体现出来,她没有参加校园文学社,却是第一个在《中学生作文》发表作品的学生。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李菁的学霸之路看上去比别人多了几分轻松,她和父母都不曾用力过猛,双方达成共识,为学习要拼尽全力,但是,学习无论如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4个北大,2个清华,3个人大,二中历史上最辉煌的高考成绩就在李菁这一届,李菁被中国人民大学党史专业录取。如今,父母在大连安度晚年,李菁每次回家探亲,都喜欢去海边逛逛。每次出版新作,家乡的媒体也多有关注。最近,她又出版了新书《走出历史的尘烟》。

在《三联生活周刊》

与“口述史”结下不解之缘

李菁所供职的《三联生活周刊》在国内传媒业中是一个标志性的存在,读三联是一种身份标志,也是一种趣味识辨;读三联,也像一个人群中的接头暗号。作为长期读者,你会发现,这本杂志拥有多名“作家型”的记者,这其中就包括李菁。2001年5月,李菁入职《三联生活周刊》,那时三联的口号是“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隐隐地向读者传达,这本刊物的从业者必然是这种人文生活、理想生活的践行者,读者很快从三联的版面上感受到其独到魅力。在担任《口述》栏目主笔之前,李菁其实是社会部的记者,那时三联的记者还没有记者证。2002年“4·15”韩国空难,社会部唯李菁有护照,这个极其偶然的机会给了她展示的机会,她非常出色的对困难采访环境的迂回能力,令时任主编朱伟刮目相看。“一个人的成长,其实是心力——心高气傲与舍得付出结合的结果,而能否在瞬间产生激情也至关重要。”同年10月,印度尼西亚发生巴厘岛恐怖事件,她又独自一人,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封面报道。社会部的几番历练,让她成为有力量的一分子。

朱伟说:“作为一个主编,我以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发现每一个记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它们组织起来,才可能成为一个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李菁的独特方向、独家优势在2003年做年终回顾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她写人物的直觉判断力、感悟力以及好奇心,再次给朱伟留下深刻印象。刊物与个体之间,不断摩擦出火花,互相启发,互相成就,共同成长。李菁找到了自己的那一口井,她告诉朱伟,相对光鲜的人物,她对尘封的那些人物身上已经过去的历史烙印甚至苦难更感兴趣。就这样,李菁与“口述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朱伟说:“有了《口述》这个栏目,不仅李菁的兴趣有了寄附,而且解决了她个人与读者的一种独特的联系。”这句话,至少传达了两个动人的信息,媒体对从业者的珍重爱惜,媒体对读者的念兹在兹。这本杂志能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博取一定的地位,《口述》栏目功不可没。

新书《走出历史的尘烟》

尽可能还原历史人物、事件的原貌

近日,李菁的新书《走出历史的尘烟》出版,这部作品也是《三联生活周刊》品牌栏目《口述》结集。有历史就有传奇,有人物就有命运;听亲历者说,在笑声泪影中见时代风云。川岛芳子的亲妹妹金默玉、“洪宪太子”袁克定、民国名士张伯驹、一代报人王芸生……几乎每一个受访者背后都是一段大历史,将他们置于何种视角、做怎样的解读,是“口述”写作的难度所在。李菁并非资料写作,而是采访当事人本人或他们的后代,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人物、事件的原貌,其中不乏独家披露的珍贵史料,并配有诸多老照片。

近些年文坛上专事“口述”历史题材的写作者不在少数,信息的开放与沟通的便捷降低了史料挖掘的难度,那么,李菁的魅力何在?她不喜欢枯燥的理性叙述,她是带着一定的情感深度走近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们的生存处境。每一个人物的写作,对她来说,都像是在另一历史时空经历了另一种活法,与所写人物共呼吸的结果就是,她的精神气质与笔下人物的精神气质融为了一体。在这个过程中,她又能保持清醒,时刻提醒自己要“跳”出来,“告诫自己从另外一方甚至是对立一方的立场来审视他们的言说,无论他们如何沉醉,也须冷眼相看。”

李菁曾把历史当作故事或传奇来阅读,直到有一天,那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与她面对面坐着。那些尘封的人和事,仿佛抖搂了身上的尘烟,不再是故纸堆里干巴巴的符号,突然“活”了过来。她渐渐明白,所谓传奇,不过是外人赋予的一种想象,回归到这些人物本身,他们所经历的都是时代大背景与个人命运交织的真实生活。很多时候,那些鲜活而隐秘的故事比呈现出来的文字更精彩,但最后出于各种原因,不得不舍弃。所以她感慨:“写作,何尝不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在一个人的阅读史上,“读史”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往往意味着阅读者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动声色地往纵深处挺进,“读史”能收获怎样的精神力量?李菁说,一切文明在哲学上都是同质的。汤因比认为,历史最长的文明形态只不过三代,刚超过6000年;而整个人类的历史少说也有30多万年。两者相比,文明形态的历史只及人类历史的2%,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文明都可以说是同时代的。我们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解当下的时代。

作者简介

李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历任记者、主笔,现任《三联生活周刊》常务副主编。近20年来,采访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做了大量一线报道。2006年,在《三联生活周刊》开设《口述》栏目,采访历史及文化领域有影响的人物不计其数,《口述》成为该周刊广受欢迎的栏目之一。先后出版过《天下为公——孙中山传》《活在别人的历史里》《往事不寂寞》《记忆的容颜》《走出历史的尘烟》《共和国记忆》《中美外交亲历记》《沙盘上的命运》《成为大师——贝聿铭传》。

《走出历史的尘烟》简介

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走出历史的尘烟》由《三联生活周刊》常务副主编、著名媒体人、知名作家李菁所著,是《三联生活周刊》品牌栏目《口述》结集。目前,该书已在当当网上市。

本书提及的文化、历史名人,对中国现当代社会均有重大影响,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既有各自性格、际遇的个性,又有大时代下人们命运的共性。1949年“东方泰坦尼克号”太平轮失事事件、1911年哈尔滨瘟疫之战等,每一篇都在对人物的解析中展现著名历史事件,流露历史的传奇魅力。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