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首站定点冷库:三个“闭环”最大限度确保人员和货物安全​

天健网消息(井惠群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金东淑)我市首站定点冷库目前运行情况如何? 5月12日下午,在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常态化防控办公室的指导下,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在辽渔集团召开了大连市首站定点冷库现场会议。旨在相互借鉴,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管控,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地强化我市首站定点冷库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进口冷链食品安全源头管控水平,实现进口冷链食品的“铁桶式”防控,全程“闭环式”管理。市卫生健康委、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口岸办、市疾控中心、甘井子区、金普新区、庄河市,以及大连海关、辽渔集团、大连港集团相关负责人,各属地相关部门和属地专班以及全市首站定点冷库管理负责人参会并对辽渔首站定点冷库标准化流程现场进行了观摩和交流。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了工作经验。

现场观摩辽渔首站定点冷库

自去年两次聚集性疫情发生以来,进口冷链食品管控工作始终是大众焦点。我市作为海港口岸重点城市,冷冻水产品进口量大,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仍然面临严峻形势。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做到风险防控?大家聚集到辽渔首站定点冷库进行观摩,并聆听辽渔集团、大连港毅都冷链、大连开发区金山水产、大连北黄海冷链物流、大连科强食品5家企业及甘井子区、金普新区、庄河市关于把好进口冷链疫情防控关的经验介绍,寻找最佳答案。

辽渔集团有限公司冷藏分公司经理许华庆在首站定点冷库前,详细介绍了外省市来连及大连口岸非保税进口冷冻水产品入辽渔首站冷库入出库工作流程,以及辽渔首站冷库人员、货物、环境核酸检测阳性应急处置流程。

记者了解到,目前辽渔集团正在严格实施三个“闭环”,最大限度确保人员和货物安全。首先是实施流程闭环管控。明确了从货主预约、信息采集、检测消毒、货物入出库、档案建立等30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并制定了货物、人员、环境阳性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流程。其次是实施人员闭环管控。将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人员确定为一类人员,全部接种两剂次新冠疫苗,严格实施二级防护和集中居住管理,划定生活区至作业区两点一线的专用行走路线,设定专人负责全程监管,避免人员交叉。最后是确保货物闭环管控。设立车辆等待区、核酸采样区、货物消毒区、货物暂存区和车辆暂存区,配备专门人员、专用电梯、专用叉车、专用通道和专用库房,定期消毒,避免交叉。建设两座消毒方舱,货物核酸检测和消毒全部在封闭环境下完成等。

24小时监控让所有环节高度透明

在进口产品消毒区,一件又一件海产品货箱,在驻点专班工作人员监管下,每件都在像桑拿房一样的消杀柜里消毒后,才能出笼,才算过关。车辆开进首站定点冷库指定区域后,车辆与货物途经哪些区域,司机接触过谁?在会议现场,由9块屏幕组成的视频墙,明了清晰地展现了首站定点冷库内所有工作流程。辽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大强声情并茂地向与会人员做了详细地介绍。

许华庆说,目前集团院内首站定点冷库内实施的都是24小时无死角的视频监控,有专人每天负责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合理有效地利用科技手段让“铁桶式”防控更上一层楼。

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据悉,截至目前,我市首站定点冷库共入库80681.28吨、出库72469.57吨,日最高入库量3813.09吨,日最高出库量3867.69吨。入库产品全部按照“批批检测、件件消毒”的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和消毒,共消毒4353283件、79566.01吨。出库货物随附“追溯码”,做到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进口冷冻水产品几个主要来源国新增病例居高不下,我市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品进口口岸,散装水产品的进口量居全国第一,在全球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前,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严格遵守“1+3+8+1+1”系列文件规定,继续做好“人、物、环”同防,坚持按时间节点做好“人物环”全环节核酸检测和监测,确保防控责任落实到人。首站发现货物阳性异常,属地要负责建立预警机制,要落实“四早”原则,第一时间预警,同步横传数据,将涉及到的同船货物箱数、吨数、品种、流向、目的地、提货单号等数据第一时间横传至涉及到的地区,精准防控,做到实时预警,提高防控效率。

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四项机制”等规定,严格首站定点冷库“一方案、两清单、一流程、一表格”监管,毫不放松人员集中居住管理、入库产品“批批检、件件消”等要求,持续“盯住人”“管好物”,做到“四个不得”。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