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之星】董毅:无偿献血21年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丁一)董毅,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位固定献血者,无偿献血21年,曾获2012~201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是董毅的人生格言。多年来,他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践行帮助别人。

“护士,我可以献血吗?”“可以,先填下表格吧。”这是2000年4月发生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团体采血现场的一幕,也是董毅关于无偿献血最早的记忆。第一次献血其实有点紧张,但过后觉得身体没有任何不适,让董毅觉得献血间隔期一到不去献血反而觉得生活里少了点什么。那时候的他,还是一名大学生,几年后,他也从一名医学生成长为疾控中心的一位医生,也将定期献血的习惯带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2009年,董毅的母亲患病,每次住院都需要输血,在享受“一人献血 全家受益”用血优惠政策的同时,也更坚定了继续帮助他人的信心。“尽管几年后我母亲不幸离世,但这次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作为曾经的病患家属,我明白血液的重要性,献血能给他人带来生命的希望,我觉得我的坚持很值得!”

2011年5月,血液中心机采科急需AB型血小板的求助信息引起了董毅的注意,想到那位垂危的患者,董毅立即和机采科预约了第二天血小板的捐献。可能因为自己这样小小的举动就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董医生就此开始定期捐献血小板。 “可能我们献的血小板无法改变那么多患者“需要血小板”的问题,但是身为医务工作者如果我们都不这样做,还怎么号召别人献血呢?”


截至目前,董毅手里的献血证就有近百本,至今共捐献全血2400ml,机采血小板118个治疗量。身为医护人员,面对偶有出现的血液偏型问题,董毅不仅默默奉献着自己,还时常呼吁和宣传,带动身边多位朋友、同事参加无偿献血,不断壮大献血者队伍。

2020年初开始的疫情,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公众对疫情感到恐惧和忧虑,出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也造成血液供应的紧张。作为一名疾控人,董毅在义无反顾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在血液捐献方面对自己的一贯要求。除防疫工作无法保证献血时间和疫苗接种后短时间无法献血外,他都尽最大能力按最小间隔期做好防护主动前往献血,光疫情期间他就捐献机采血小板10余次,他的血液不仅流淌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也装点出了别人的美好未来。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更懂得血液的珍贵,希望通过无偿献血这种方式,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并以自己常年参加献血的例子,让其他对无偿献血有误区的人了解献血是有益健康的。”董毅说。

编辑:姜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