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残疾预防日:2年来我市3200余名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韩晓菲)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8月25日是第五次“全国残疾预防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强残疾预防,促进全民健康”,对甄别出残疾或有残疾风险的儿童,要进行早干预、早治疗。2019年以来,大连共有3200余名有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的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我市对残疾儿童康复有哪些救助政策?

据了解,我市出台的《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通知》规定,对0-16周岁在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方面有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时给予救助。其中0-7周岁康复训练每人每月最高补助限额2000元;7-16周岁康复训练每人每月最高补助限额1200元。实施人工耳蜗植入(7周岁以下)、视力和肢体矫治手术、重度腭裂、下颚裂、脊柱裂手术的残疾儿童,每人一次性最高补助限额为12000元。

如何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

夫妻要有计划怀孕,主动接受婚前保健服务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避免大龄生育,远离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孕妇在妊娠期间不偏食,补叶酸,科学补碘,合理控制体重,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同时,孩子出生后要积极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访视,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定期参加健康体检。

《大连市免费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方案》规定,凡在我市助产机构出生的所有新生儿,可免费进行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三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1次,可疑阳性的新生儿免费复筛1次;免费实施听力筛查1次,未通过的新生儿免费复筛1次,筛查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所有阳性患儿得到了有效干预治疗。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8500多万残疾人,随着“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入法,新生儿和高龄产妇数量不断增加,高危新生儿比例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加强残疾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