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政策“无障碍”地落实好

配套了相关政策,残疾人却享受不到。如何让这一特殊群体感受到好政策的真实惠,这是一个有智慧、有人情味的城市亟须关注的惠民实事。

为方便残疾人交通出行,实现残疾人免费停车,大连多年前就出台了的相关政策,但落实情况不如预期。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停车场,残疾人停车仍需缴费;缺少残疾人专用车位;存在残疾人专用车位被占用的情况等。随着停车场智能无人值守、自助收费系统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停车场已不再有人工服务,导致残疾人更难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

大连市早在2016年就颁布实施了《关于残疾人驾驶机动车免收停车费的通知》,距今已有6年,开花很早,但果实并不丰硕。残疾人免费停车的优惠政策,是在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及公安、物价部门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把好政策落实好,恐怕还得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才能实现。

对于免费停车的政策遇到的“科技障碍”,倒是可以借鉴大连市政协委员吴喆的建议:在建立全方位智慧交通体系、强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过程中,将全市残疾人驾驶的机动车信息全部纳入相关停车场管理数据库。据了解,目前我市残疾人驾驶员的人员、车辆数据已经整理好,一旦完成各停车场收费系统的数据录入工作,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值得注意的是,观念的滞后与缺失,也可能导致政策“形同虚设”。比如残疾人专用车位经常被有意或无意占用,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为公众及时补上这一课,使之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让公众进一步了解无障碍设施的功能性和重要性,增强“无障碍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占用残疾人专用车位,让残疾人放心大胆地走出家门,“无障碍”地融入社会。

推而广之,我们有许多好的政策和规定,比如,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公交车优先使用专用道等,好的规矩立起来了只是第一步,如何把它们“无障碍”地落实好、执行好,还需多下下功夫、多想想办法。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在具体的施力点上强化“约束力”,抓好跟踪问效,适时掌握落实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从他律到自律,是一个观念更新、自觉内化的过程。避免好政策“空转”,需要踩稳落实的每一步。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