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个“海碰子”如今带领渔民共同致富热心公益的他想打造大连“冬捕节”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万恒

乳白色的船艇切开碧蓝无垠的海面,浪花追逐着一片欢声笑语。“看!‘海碰子’!原来海参是这样从海底捞出来的!”指着刚刚浮出海面的潜水员和他手里肥厚粗壮的海参,船上一位游客脱口而出。

日前,本报“读物美大连 看乡村振兴”探访组第七站来到长海县广鹿岛。这座风光旖旎的小岛周边蕴藏宝藏——环抱岛屿的万亩海洋牧场里,盛产正宗的“辽参”,正是《物美大连》中所提及的北纬39度“产辽海者良”品种。利用这里的天赋资源,有头脑有想法更有奋斗精神的一群“牧海人”,正在将海参捕捞这“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相结合,打造广鹿岛版“冬捕节”。

A

一三产业融合引来观光客

“出海喽!”船近广鹿岛海边,粗犷的渔家号子和海碰子们爽朗的笑声清晰可闻。一排排捕参船整装待发,碧波万顷下,黝黑粗壮、肉刺饱满的海参正在等待和他们“会师”。

北纬39度,这片钟灵毓秀的大海,就是海参哥姚建国(大连)食品有限公司打造的“万亩海洋牧场”。整队出海的捕参船中还夹着一艘现代化的游艇,坐满了专程从大连赶到广鹿岛参加一日游的游客们。

“吃了很多年海参,头一次看到从海底捕捞起来的全过程!”市民王艳秀头一次乘船出海。看到海碰子翻身入海的矫健身姿,她情不自禁鼓起掌来。未满一刻,当海碰子再次出现在众人视野,随身的网兜已装满海参。“帅!”王艳秀竖起了大拇指。

入秋之后,每天都有上百位王艳秀这样的游客随船出海,直击海参捕捞,品读辽参文化。总经理姚建国告诉记者,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广鹿岛和相邻的大长山海参捕捞基地正在合力打造产业融合的“示范区”。在这个示范区,第一产业,即海参捕捞加工产业链条和第三产业旅游观光业有机结合,不仅把当年杂乱无序的渔村变成了如今的“辽参小镇”,更让这一带的百姓们获得了就业机会。

广鹿岛当地居民孙毅对产业融合带来的好处有切身体会。他告诉记者,以前广鹿岛是单纯的“渔民岛”,岛上的鱼腥味挥之不去,眼下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孙毅这样当年满手老茧一身腥味的老渔民,开起了农家乐,为跟随海参哥姚建国来观看捕参的游客们提供各种服务。游客们品尝到了海鲜大餐,心满意足地返程。老孙这些“原住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B

想打造大连的“查干湖”

翻开《物美大连》中关于海参的章节描述,海参哥姚建国和岛上的海碰子们都眼前一亮:“海参存在的历史距今六亿年,悠久岁月中几乎都是在渤海湾一带生活。史料记载,辽刺参早在明清时代就因其显著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而被尊为滋补珍品,被誉为‘参中翘楚’……”

“之所以要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区,也是想守护好这片海,守好大连海参这块金字招牌!”姚建国说,辽参自古列举海洋八珍之首,但近年来随着“大棚海参”“速成海参”的大量出现,纯正的“辽参”正受到冲击。

“海参捕捞和观光旅游结合,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真正的辽参是什么样子,真正的深海底播海参是如何从海底到捕捞船,再走上千家万户餐桌的。”姚建国告诉记者,为了把控质量关,公司旗下生产体系内的全部捕捞队都实现了标准化作业流程,加工生产线引入质量安全溯源管理机制。从捕捞到生产,到销售运输,整个产业链条以科技为武装。水下机器人、5G实时数据传输、物联网等科技集成使用。

海参哥还有个心愿:把这里打造成大连的“查干湖”,推出大连的“冬捕节”。他说,在悠久的渔猎文化与海岛民俗中,海参“大雪采捕”已成为当地一脉相承的重要节日。这个文化传统理应得到尊重和普及。设想中的“冬捕节”,有嘹亮豪迈的长海号子,有悠扬动听的民俗歌谣,有乘风破浪的冬捕鱼船,有热气腾腾的煮参大灶,共同勾勒出收获时节喜悦欢腾的景象。

C

“海洋合作社”

助力共同富裕

1985年出生的姚建国长年深耕海洋产业,也是一名热心的公益人士。2017年,他曾荣获最美家乡人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大连希望工程贡献奖。

记者采访期间,姚建国一直坚持说自己就是个“海碰子”。海参冬捕时节,他会带着捕捞队伍一起下水。对于这片海,这片海上辛苦劳作的人们,他有很深的感情。

基于自己的出身,姚建国在广鹿岛和大长山岛建立了独特的“海洋合作社”生产模式。无论是从事深海捕捞的“海碰子”,还是投苗饲育海参宝宝的养殖户,采用统一的生产作业标准后,都可以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共享企业发展的红利。通过这片富饶的海洋牧场,实现共同富裕。

即使在企业生产最忙碌的时候,姚建国也没有忘记助学。他同时资助着大连、内蒙古两地150多个贫困家庭的在校学生,90%来自农村。姚建国希望,孩子们能通过求学掌握技能,投入到建设家乡改造家乡的奋斗中,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的资助款之外,他打算给受助孩子每人送一本《物美大连》:“让孩子们感受一下,大连的物产有多么丰富,家乡多么富饶!”

编辑:谭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