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辽宁故事·大连力量】霸屏朋友圈的 “大连蓝”,这样炼成的

讲述人:大连市政协委员阎德升(城建资源规划组)

“空山新雨后,海天呈一色”,蓝天白云映衬着蔚蓝色的海面,星海湾跨海大桥犹如蛟龙出海蜿蜒其中,这样的画面越来越多出现在大连市民的微信中、朋友圈中,大连蓝天越来越多、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早已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大连蓝”也成为这座城市的亮丽名片。

战绩:全年收获332个“蓝天

2020年,我市空气质量再创新纪录——喜获332个“蓝天”,比2015年多收获62个“蓝天”,创2013年空气质量评价新标准实施以来的最好成绩;六项污染物浓度再次全面达标,PM2.5较2015年下降37.5%,大连“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去年以来,我市个别月份成绩更是喜人,其中,2020年8月、2021年4月和7月,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100%,3个月达到蓝天“大满贯”。


天天都是“蓝天保卫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为了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为了让市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委、市政府把“蓝天保卫战”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一天一天地去争取。针对影响空气质量的PM2.5、臭氧等主要污染因子,围绕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调整优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117项举措。

11月3日,大连锦绣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的供热锅炉炉膛里火苗正旺,热水从锅炉顺着管网不断向居民家输送热量,进行供热试运行。暖气热乎儿了,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排放如何?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燃煤锅炉环境监察行动,恰好抽查到此地。环境监察人员详细检查燃煤锅炉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确保锅炉房环保设备运行良好,环保设施稳定达标排放。每年11月1日起,全市环境执法人员都会开展燃煤锅炉现场检查,环保监察贯穿整个今冬明春供热期。执法人员提前对企业进行环保法律、法规宣贯及现场帮扶,指导供暖企业提前调试环保设施,煤场、渣场得到有效苫盖。


一个微克一个微克去攻克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与2015年相比,2020年大连好天气多出2个月、PM2.5浓度降低37.5%……数字背后是全市一个微克一个微克去攻克的结果。

我市通过不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核电、风能、氢能等新能源重点项目陆续投入建设,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和煤炭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绿色建筑和装备式建筑得到大力推广,累计完成“暖房子”工程建设390万平方米,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强力推进燃煤锅炉整治,累计取缔燃煤小锅炉2015台,保留的383台燃煤锅炉全部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13家燃煤电厂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全市清洁取暖比例已超过92%。

机动车污染控制持续升级,累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近7万台,1905辆老旧柴油货车退出营运市场,1275台国Ш中重型柴油车加装了污染治理设施,城市绿色公交车辆占比超过85%。

扬尘管控更加精细化,全市建成扬尘在线监测系统314套,完成散流体车辆封闭改装687台,治理在用矿山扬尘41座,完成闭矿矿山生态修复4925亩,全市裸露地面较2016年净减少3.2万公顷,累计下降84.19%。

“一厂一策” 深度整治

去年以来,臭氧成为我市治污战役的主攻方向,我市出台“臭氧污染防控二十条”,以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为重点推进臭氧治理。全市254家年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10吨以上的企业主动担当,采用“一厂一策”的方式,全面推进深度整治,健全原料台账,目前已有241家企业完成深度整治工作,累计完成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43家、治理无组织排放71项、高效治理设施建设141套,累计减排VOCs约2万吨,其余13家企业年底前完成深度整治。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市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将生态环境治理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紧密结合,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提高清洁低碳能源占比,从源头“减污降碳”。印发《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工作规则》,全面推进相关工作。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市住建局牵头深化清洁供暖工作,加快清洁能源替代进度;市生态环境局启动工业炉窑、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污染治理工作,推动绿色低碳能源替代。

365天锲而不舍的努力,让大连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蓝天。

编辑:姜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