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暖新闻】这“疫”路 他们逆风前行
天健网消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冉嬛)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全市的医护工作者以“人人都是哨兵、人人都是防御员、战斗员、流调员、宣传员”的意识和标准,迅速投身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持续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来自我市17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昼夜奋战,用实际行动在抗击疫情一线诠释责任与担当。
百岁老人行动不便 入户为其采集核酸
连日来,设置在各处的核酸采集点成了庄河最特别的风景。11月11日中午,大一医院庄河核酸采集队的队员们临时接到任务,为腿脚不便的村民们进行入户采集,鞍子山乡采集队迅速完成补位支援的配对重组。“奶奶,请张开嘴巴,别紧张,好了,成功!”采样工作人员一边安慰102岁的奶奶,一边利索地为她采集咽拭子,不到1分钟便顺利完成采样工作。夜幕降临,穿着防护服的采样队员们不曾停下脚步,继续着核酸采样工作。据统计,大医一院庄河核酸采集队在过去五天累计采样近二十万人次。“为了亲人们的安康,这份辛苦是值得的!”脱下防护面罩的他们,笑容如雪后的阳光一样,明亮耀眼。
由护士长刘永宁带队的大医一院核酸采集队,在忘我工作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医院和当地人民的支持与温暖。当地老乡们隔三差五送来的东西,让队员们充满了感动和力量。一位好心的大娘,带着孩子给队员们送来亲手熬制的红糖姜水,志愿者送来现烤的地瓜、花生,乡亲们送来了加热鞋垫、乌鸡蛋、奶茶、热水、苹果……队员们,收到了铠甲,也有了软肋。一句句真挚的“谢谢”、一个个热腾腾的烤地瓜、一件件合身的保暖衣物,在他们心中点燃起一团燃烧的火焰,温暖、坚定。
寒风中坐着露天小三轮 辗转15个村屯
“我是在送儿子去托管班的路上接到了紧急集结支援庄河的电话,把他送到后,我就直接走了,让我爱人去接他,也没告诉孩子自己要去支援,所以他不知道。”联系上邵丽楠的时候,即便累了一天,一向乐观的她依旧声音爽朗,她告诉记者,孩子有变异性哮喘病,这些天气候突变有些复发,加上她这次支援庄河属于“不辞而别”,孩子在情绪上就敏感一些。现在,他已经明白妈妈是在和病毒打仗,还画了幅画给妈妈打气。
没有生而坚强,只有迎难而上。11月6日至今,邵丽楠已经在庄河支援8天了。在庄河青堆镇的这些天,邵丽楠和同事坐在小三轮车后面露天的斗里,辗转在15个屯之间给村民们采集核酸。天气阴冷,寒风阵阵,她们基本上每天都要露天工作7小时,每次用酒精消杀双手后,酒精在寒风中风干的那个过程是透心凉,结束工作摘了手套,感觉自己的手指缝儿都肿了,拳头都握不紧。邵丽楠说,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位护理人的本职工作,在庄河这些天,体验了天寒地冻,也感受到了淳朴民风,她会告诉孩子抗击疫情,是大家要共同努力完成的大事。我们一起等拨云见日,春暖花开。
每天只睡4小时 脚摔骨折还坚守岗位
34岁的于晓慧是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急诊大夫,11月7日23时,她和其他医护人员来到庄河海云天二期小区核酸采样,由于当天雨雪交加,小区内光线不好,她又急着赶路,一脚踩空,从台阶上滑倒,旁边同事高放一把抓住她防护服的帽子。“在我就要滚下去的时候,他一下子把我拎了起来,否则我就掉到沟里了。”于晓慧说。“整个脚都扭成90度了,当时太着急了,想到在寒风中焦急等待的居民,就又匆匆上路了,后来想想才觉得疼。”
(以上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当时气温在-8℃左右,于晓慧坚持给100多位居民做完核酸,大家回到住处已是凌晨4点多了,当天她只睡了两个多小时,大家也都劝说让她休息一天,可她7日上午9时仍然坚持再次出发。7日一整天于晓慧与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在景泰花园小区进行核酸采样,一直干到次日凌晨3点多,除去中午和晚上吃饭的时间,18个多小时她一直在核酸采样。“脚始终是痛,我只能硬忍着,庄河是我老家,来了就是要好好付出的,一忙起来就感觉不是那么疼了”于晓慧说。
直到8日中午,在核酸采集现场,于晓慧感觉脚肿的特别厉害,经过大家反复劝说,她才到庄河市中心医院拍了片子。“当得知自己确实是脚部骨折后,她哭了。”护士长初晓芳说。于晓慧在庄河四天中平均每天只睡4个小时。“平时就特别好强,工作上从不肯落后,庄河又是她的家乡,说什么她也不愿意撤回来。”经过医院领导及护理部主任反复劝,于晓慧于9日深夜12时才返回大连。
在疫情防控面前,还有许许多多和于晓慧一样的医务人员,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冲锋向前,为人民筑牢第一道疫情防控生命线,为了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战斗,日夜坚守、持续奋战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