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和时尚

刘畅

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我们的工作重心也将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既然是常态化,必然不是一时的要求,而在于长久保持——

当我们重新走入人群,能否将“一米线”的文明礼仪和口罩、公筷等文明“标配”继续保持?当放慢的脚步重新加快,我们能否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守望相助等美好情感,变成潜移默化的习惯?这些不仅仅是疫情防控的特殊需要,更应内化为文明的品格、文明的气质、文明的习惯。换个角度讲,疫情以极为特殊的方式,倍速地向前拉动着文明的“进度条”。人们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一次文明习惯的养成。尽管以被动开始,但我们希望,广大市民将疫情期间形成的一些文明习惯坚持下去,这也是我们经历一场危机后,另一层面的收获。

对大部分市民来说,疫情带来的改变,是长远的、更是内在的。比如,公共场所的“一米线”,在疫情期间是“防线”,疫情过后则应成为文明的“底线”。一米是医学上公认的致病传染区域,也是远离传染源的安全距离。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飞沫传染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既体现互相尊重,又守护彼此健康。这也让我们对“距离产生美”即“文明之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比如,戴口罩不仅是疫情特殊时期的防护手段,更应融入日常。特别是患有感冒、呼吸系统疾病时,佩戴口罩是最基本的礼貌。至于咳嗽、打喷嚏应用纸巾等遮住口鼻,这些都是文明最最基本的礼仪。

人的成长,是不断与坏习惯作斗争的过程。我们看到仍有个别市民,对好习惯“不感冒”,固守老一套。只要没人监督,他们就摘掉口罩,与人交谈时也是如此,将自己和他人都暴露在风险之下。用老百姓的话讲,这些人“不讲究”。对这些缺乏自律自觉的市民,下一步恐怕就需要用制度来进行硬约束了。比如,北京已将患流感戴口罩、“一米线”等一系列疫情防控中的好做法、好习惯纳入法规,2020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法规“硬制度”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

文明是镜子,更是尺子。作为镜子,它折射一个城市的精神底色;作为尺子,它衡量一个城市的精神厚度。大连已连续六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疫情期间,大连人有序排队参加核酸检测采样,风雪中队形不乱,令人感动敬佩。就是这样一个细节,在特殊时期展现出城市文明的定力。而维系这份定力,需要我们不断丰富和充实文明的内涵和内容,特别是要让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习惯好做法,在文明大连站住脚、扎下根。

市民的文明素养越高,规则意识越强,越有利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希望广大市民把文明作为终身学习的“必修课”,让文明成为下意识的习惯,与城市文明保持同步升级。当文明像能量一样流动起来,成为一种风气和时尚,自然会带动更多的市民以文明为荣,与城市从容优雅的精神气质相融合。

编辑:唐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