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12345能办什么事”被停职,冤吗?

打了3次12345政务热线和20多次政府部门值班电话后,河北省衡水市居民李先生咨询的问题没得到答案,反而听到了一段让他难以置信的答复。在电话里,衡水市高新区建设局一名工作人员对他说,“只要打12345的人,基本上这个人都是废了”,并称“打12345的这些人没有一个办成(事)的”。目前,涉事工作人员已经被停职。 办事的群众有疑而问,接待的人员信口开河。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吐槽“12345能办什么事”的人不是求助者,而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说要首问负责、都在谈以民为本,好好咨询个事,怎么就这么难了呢?

2018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此后“12345,有事找政府”,这句口号也早已深入人心。

作为热线平台,本身不具有超越于职能构架之外的“特权”,但是,它整合了社会各方的诉求与问题、链接起职能部门的服务与作为,成为公共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12345要能解决问题,前提得是所有接入部门要拿12345当回事,解答也好、回应也罢,要有个规范有个谱,如果个别部门阳奉阴违、或者嘴上一套手上一套,难免在群众电话问询的时候就走了光、露了底。

“狗咬人”道歉难的背后是作风问题,“12345能办什么事”雷言雷语背后也对应着队伍作风和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衡水高新区在通报中提到,将以此为戒,吸取教训,改进作风,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热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希望此事过后,所有公职人员都能吃一堑长一智,时刻牢记群众的满意度始终是检验办实事成效的第一标准,真正做到心中有敬畏、嘴上有分寸、手上有规矩。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