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小时,从“零接收”到“满负荷”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石朕

11月8日下午4时18分接到上岗通知,林雨正在甘井子区泉水抗疫一线忙碌着。交接完手头的工作,简单收拾行装,下午6时,甘井子隔离酒店隔离专班“点长”林雨到位,其他5位专班人员也陆续全部到岗。“大家简单一交流发现,都是从抗疫一线转战过来的,就连酒店工作人员也是参与过去年抗疫的‘老兵’。”林雨回忆起当日的情景,“从大家相互认识到明确流程分工,2小时形成战斗力,随后用26小时实践检验。”至此,甘井子区隔离酒店“六合一”专班集结完毕。

当日

23:00 接到通知,准备接收第一批来自红旗街道的密接。

23:36 接到通知,准备接收来自南关岭街道的密接。

23:56 接到通知,准备接收来自甘井子街道的密接。

繁重辛苦的隔离点工作开始了。检查酒店硬件设施、接收搬运防疫物资、设置各种标识、准备消杀设备、逐个房间检查隔离人员生活物品,建立隔离人员、防疫物资和工作流程台账,认真分析研判推送的隔离人员个人情况,对特殊病例加强监护、做好备案……“此刻已是深夜了,但是每一个隔离专班、酒店工作人员都没有一点睡意。”每一个人都在紧张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集结需要时间,转运也需要时间,没有人知道隔离人员到达的确定时间,但每一个人都穿着整套防护服时刻待命。

次日

凌晨2:16 第一批来自红旗街道的密接人员随车转运到达。

测量体温、采集信息、询问情况、引导入住……当这批隔离人员安置好,已经不知过去了几个小时,面屏上一层雾让人看不清楚,防护服内的衣服已全部湿透,然而,没时间休息,下一批隔离人员随时到来。

4:20 接到通知,准备接收来自周水子街道的密接。

4:30 与红旗街道某社区讨论一名9岁密接的具体接收事宜。

孩子爸爸原本不在转运名单里,转运车辆马上就要发车了,社区工作人员焦急地打来电话。“我们也都为人父母,一个9岁的孩子,面对疫情,怎么忍心让他一个人度过隔离的日子,我们没什么犹豫就决定接收孩子和他爸爸一起到我们家隔离。”林雨回忆说,当时在电话里听到社区工作人员明显松了一口气,连声道谢,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获得了倚靠一般,大家心是在一起的,劲也是往一处使的。增加了一个隔离人员,许多工作都要重来一遍,可林雨说,大家觉得为了孩子,值!

5:03 第二批密接随转运车到达酒店。

6:14 第三批密接随转运车到达酒店。

6:37 联系120转运刚进入隔离酒店的隔离人员至中心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术前检查。

这位隔离人员原本计划第二天就要到医院进行手术,疫情打乱了一切计划。“因为属于急症,我家专班王健医生研判病情后,几乎是在接收隔离人员的同时,联系120转运车辆、联系中心医院接收。”

9:44 汇报密接接收事宜。

9:59 卫生健康监督中心上门指导。

截至当时,该隔离酒店已接收的隔离人员52人,都及时吃上了热乎的早饭。而早已忙得忘记了晨昏昼夜的隔离专班和酒店工作人员,却因为一夜未眠根本吃不下什么,转而又投入到排查封补管理漏洞的工作中去了。

12:22 汇报酒店运转情况。

12:40 联系接收来自泉水街道的密接。

17:12 联系120转运一名需排查的疑似病例至中心医院发热门诊。

这位隔离人员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入住时体温37度多,当时就被王健医生列入重点健康监控名单中,入住没多久,体温就超过38度,按照要求立即上报信息、联系接收医院,按流程转中心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如果有发烧人员,即相当于拉响了最高警报,这一宿就是无眠夜,这在后来的日子里也被反复证明。”林雨说,但每一次,大家都是立即行动,不会有丝毫怨言。特别是负责消杀的李志君老哥,不光没休息,还要背着四十多斤的气压式喷雾器进行消杀,忍受着刺鼻的气味,负重上阵。

18:32 向上级汇报酒店运转情况。

20:51 第四批密接随转运车到达酒店。

21:59 接到通知,准备接收来自辛寨子街道的密接。

第三日

0:31 最后一批密接到达酒店,酒店所有隔离房间住满,进入满负荷运行阶段。

0:51 区医院工作人员领取核酸检测样本。

这是甘井子隔离酒店从“零接收”到“满负荷”的26小时。全市237家隔离酒店,每一家运转初期都是如此。自疫情发生后,我市第一时间组建了由点长、疾控、医生、护士、公安、心理疏导人员组成的“六合一”专班,专班点长负责统筹管理全面工作,组织落实“五个一”工作清单,牵头做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和应急处突,针对隔离人员做好政策解答和心理疏导等工作。隔离专班每天工作到次日凌晨一两点钟是常态,有时通宵加班加点,第二天接续战斗。

“26个小时,已经在社区街道连轴转多日的我家隔离专班没有休息,和我们同期启动的其他隔离酒店的专班战友没有休息,从一个目标奔向下一个目标的转运司机没有休息,从一个隔离酒店到另一个隔离酒店不停转运核酸样本的医护们没有休息,与我们相互配合的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没有休息……”采访中,林雨每次提到他所在的隔离酒店都说“我们家”。正是他们每一个人用夜以继日、枕戈待旦、抛家舍业、无怨无悔为“家人”筑起有爱的防疫屏障,也为我们这座城市守到繁花烂漫时。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