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辽宁故事·大连力量】为烈士寻亲的路,他走了15年
讲述人:普兰店区政协委员张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
董秀明、金锋、胡中美、王永亮……近几年,28位长眠于唐房革命烈士陵园的烈士陆续与家人“团聚”。为了这场相隔近七十年的“团聚”,我奔波了十五年。
2006年,我来到陵园做管理员。烈士陵园有革命烈士304位,其中无名烈士108位,有名烈士196位。这边是孤独长眠的烈士,另一边是苦苦思念的亲人。
中国人讲究魂归故里,不能让这些英烈和亲人‘断了线’。
“当年,我的父亲和这些烈士同期入伍参加解放战争,我也参过军,我的血脉里流淌着‘红色基因’。”带着特殊的军人情结,我踏上了为烈士寻亲的旅程。
可是没想到,这趟旅程,这么漫长。
烈士彭寿祝,原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1945年跟随黄克诚领导的新四军三师解放东北,任连部指导员,来东北后和家人失去联系,牺牲后长眠在唐房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的侄子在网上看到唐房革命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也在寻找亲人。我得知情况后,马上和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民政局联系,并自费去当地了解情况。历时一年,为彭寿祝烈士办理了烈士证明书,也帮助烈士找到了亲人。
304名烈士牺牲时都很年轻,大部分没有子女,无法获知家庭信息。
杨德春烈士墓碑上籍贯刻的是辽东省新金县,我先后跑了多地民政局、档案馆和文史馆,最终在辽宁省档案馆1950年人民政府上报的烈士名单中找到了他的名字,几经比对,与陵园的历史相吻合。杨德春烈士的家与陵园其实相距不足70公里,而这70公里的回家路,却走了70年。
我也没想到,这条路,走得很孤独。家人一度不是很理解;社会上也有冷嘲热讽。在烈士墓区里独自一个人打扫卫生、拔草的时候,也有过寂寞和困惑,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但一想到,再不找,他们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回家”了。
英雄虽逝,精神永存 。他们的故事应该传承下去。我联系到原辽南军区后方医院唐房一所的老军护人员王树芳老所长、王成权老护士班长等10人。当年,他们医护过这些烈士们,老前辈们毫无保留地把过去一直珍藏的红色资料送给我,现在就存放唐房革命烈士纪念馆。
为了深入了解辽南战斗历史,研究岗边根据地,我到区党史办、区档案馆等部门联系查找资料。多次到丰荣办事处北台村金峰(又名盛振芳,原辽南独立师一团政委)烈士墓地祭拜,专题研究辽南独立师历史,研究普兰店南山战斗历史。我拜访过普兰店英雄连首任老连长战启先,当年就是战启先带领连队攻克了普兰店南山,解放了普兰店。战启先还原的数十年前那段战争年代真实的故事,被收录在唐房革命烈士纪念馆。
“我是军人出身,我也是政协委员。我有义务讲好英雄的故事,让他们的事迹传承下去。我用这样的方式履职。”没有豪言壮语,张勇的语气却坚定、有力。
眼下,张勇又踏上了为冷健烈士寻亲的路。仅靠墓碑上的简单记录,2年前,他就与辽阳县有关部门反复联系,拜访原唐房一所的老军护人员……虽然还没有明朗的线索,但张勇不灰心,他要继续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