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你真的会吃吗?

如果问“吃货”:你会吃坚果吗?估计马上会被喷。骄傲的“吃货”们吃遍山南海北,对这么低级的问题当然会很“鄙视”。但日前一则报道却让人们对“吃坚果”这件事关注起来。报道中,广西一女子听说吃坚果对身体好,每天吃一包,连吃3个月后被查出患上高血脂。

揭开坚果的面纱

坚果是一大类食物的统称,并非指特定的某一食物,其营养学标准称谓为“坚果类”,其可食部分为树状植物果核内的种仁子叶或胚乳,因果核外表坚硬故形象地称为坚果。较为常见的坚果有核桃、松子、榛子、扁桃(巴旦杏)、杏仁、开心果、腰果、板栗等。板栗是坚果的另类,它以含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含量极低(约1.5%),其他大多数坚果的显著特点是脂肪含量极高(大于40%)、蛋白质含量丰富(大于12%)。花生、葵花子、西瓜子、南瓜子等植物种籽类食物跟坚果类似,其脂肪含量也极高(大于40%),蛋白质含量更丰富(大于20%),通常也把它们当坚果类看待。坚果是植物精华之所在,肩负着传存下一代的重任,一般都浓缩有丰富的营养。

吃坚果要限量

坚果因含脂肪量极高,其能量密度要比普通食物高得多,是高热量食物。通常把粮食称为主食,作为满足人体能量需要的主要食物来源。但坚果所含能量跟米面等粮食比,真能一个顶俩,1两坚果所含的能量约相当于2两饭,但其体积要小,吃1两坚果比吃2两饭容易。比如松子仁的脂肪含量近70%,捏它一下能冒油,吃1两松子仁相当于摄入35克脂肪。多数人一次摄入35克食用油不容易,但吃1两松子仁却很轻松。坚果独特的香脆刺激常常让吃的人欲罢不能,所以,吃坚果不能以胃饱不饱来衡量。

坚果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许多人听说坚果对身体有益处就大量吃,或每天摄取多种坚果。其实,身体健康讲究营养平衡,大量摄取坚果是不可取的。如每天摄取多种坚果,那更要注意每样坚果的摄入量,如摄取过多,会导致脂肪、能量摄入过多,易引起肥胖、高脂血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坚果推荐摄入量为50克至70克,平均每日摄入脂肪含量高的坚果总量不超过10克(约相当于摄入6克脂肪的能量),而且要相应减少食用油的量。

干板栗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米面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接近,它是可以替代粮食的。如吃半斤熟板栗,就该相应减少平日主食约3两(差不多是成人的一顿饭量)。不能在正常饮食时,还把半斤八两的板栗当菜吃,或当零食吃,长此以往,导致肥胖是迟早的事。

食用坚果有宜忌

坚果属于高热量食品,对消瘦而需增加能量摄入的人较适用,但胃肠道消化功能太差者不合适。超重肥胖人群、高血脂人群及肝胆胰功能不佳的人要谨慎食用坚果,把握好量度。坚果所含蛋白质属于营养价值不高的植物蛋白,易产生含氮废物,增加肾脏排泄负担,还能导致人体过敏,生活中因吃坚果而过敏的并不少见。经过炒制的坚果含钠量高,很可能在不经意时(如嗑瓜子)增加了钠的摄入,血压高、肾功能不好的人需谨慎食用。此外,过量食用苦杏仁可能会造成中毒,变质发苦的坚果也不要吃,可能含有致癌物。总之,坚果营养丰富,但脂肪含量高,不宜摄入过多。饮食营养平衡才是健康王道。

(作者系大连市营养学会秘书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常务副主任)

编辑:赵洁